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章 統治階級的利益最重要,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窮人的,就算窮人餓死了,也不會對其進行絲毫的施捨。

大食國朝廷要的是自己的利益能夠得到維護,而不在乎國人是不是能夠透過鐵路獲得更大的利益,一個國家就算再窮,統治階級也是可以吃香喝辣的,而如此就足夠了,老百姓窮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而若是朝廷亡了,統治階級就只有身首異處,或者一輩子過著被軟禁和囚禁的日子了,那真可謂是生不如死,除非像劉禪那樣的貨色,能夠樂不思蜀的獲得善終。

所以,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大食國朝廷都會全力以赴的阻止大唐將鐵路修往河中之地,為此,他們不惜與大唐鬧翻,但大唐的實力,他們必然是瞭解一二的,所以,底氣有些不足,如此,就必須找個馬前卒替自己代勞了,而石國的駱駝商隊,無疑就是最好的馬前卒,若是這些人全力阻止鐵路的施工,必然能夠延緩大唐帝國將鐵路修往河中之地。

大食國派遣了使臣,以友好訪問為幌子,進入石國活動,並收攏這些心急火燎,對未來充滿恐懼的駱駝商隊之人,讓他們站出來,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大唐修築鐵路的反對,甚至要製造一些人命案,以表達憤怒之情。

這些使臣沒有辜負大食國朝廷的厚望,非常成功的說服了石國的駱駝商隊,並讓這些傻子成功的發起了對大唐築路工匠的襲擊,還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數起慘案,嚴重的破壞了大唐在石國的修築鐵路計劃,搞的是人心惶惶。

不過,

這種垂死掙扎式的反抗,是不可能阻止大唐的修築鐵路計劃的,將鐵路延伸到西部諸國,促進雙方的繁榮,已經是大唐的既定國策,是不可更改的,若有阻擋,大唐可以調集大批力量,沿著鐵路線進入西部諸國,將西部諸國全部拿下,人有了實力不謀求利益,傻子才會這麼做,國家也是一樣,一旦強大起來,自然要想法設法的繼續維持自己的力量,謀求更大利益,而西部就有很多利益,大唐帝國自然要進入西部,這個是不可改變的。

現在,石國朝廷已經將肇事者全部抓獲,其中,本國的駱駝商隊全部投入大牢,少量逃走的,則展開追捕,而對於大食國組織者,則用好酒好菜軟禁起來,並將此事通報大唐朝廷,問問大唐的意見,然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李侍郎,石國朝廷將大食國使臣軟禁,看來是留了一手,不打算與大食國鬧翻啊!應該讓他們殺了大食國使臣,以表達對大唐的忠心不二。”

一名隨從的大臣,開口建議道。

“沒錯,李侍郎,大食國居然敢挑起事端,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大唐朝廷必須展示強硬姿態,以我大唐目前的實力,打敗大食國應該不成問題。”

“是啊!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大唐完全可以用這個理由對大食國動手,將我們的勢力進一步向西拓展。”

多名大臣開口附和道。

李安也明白這是一個動手的藉口,不過,因為這麼點小事不值得,打打殺殺的實在沒有多大的意思,團結合作才應該是時代的主題。

畢竟,就算用武力打敗大食國,也需要派遣官員去統治,而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若能使用和平的方式,讓大食國屈服,或者願意與大唐合作,那就最好不過了。

當然,李安也知道,採用和平的方式或許不怎麼靠譜,必須用武力來樹立威信,但先禮後兵是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還沒有動口,怎麼能開始動手呢?這多不禮貌。

“就算大唐再強大,也不能輕啟戰端,仗一打起來,苦的還是老百姓,我們下一站就直接去怛邏斯城,會一會這個大食國的使臣,聽聽他們的想法也不錯。”

李安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是,李侍郎。”

眾官員全都是附庸,李安說什麼,他們都只能聽從。

帶著一份好奇,李安所率領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前往石國的重要城池怛邏斯,這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城池,大唐的安西軍就是在這裡折戟的,高仙芝的威名,也是在此處斷送的。

近千人的隊伍,有一多半都是護衛的精銳兵馬,有李安的貼身衛隊,也有安西軍的兵馬。

在怛邏斯的南面幾十裡,是石國的都城拓折城,那裡才是石國的行政中心,當怛邏斯的戰略地位比拓折城還要重要,否則,歷史上大唐為何會在此處與大食國進行慘烈的廝殺。

怛邏斯原本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城池,但這座城池處在東西方交通的主幹道上,如此,這座城池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大唐和大食都盯上了他,這才有了歷史上的戰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