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人挑事,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安定,如此,作為這個國家的子民,才能活的快樂和安全,才能擁有更好的日子。
當然,在某些時候,人的愛國之心會受到巨大的考驗,比如,面臨敵國利益誘惑的時候,能不能堅守本心,就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良心了。
很多原本非常優秀的人才,祖國的驕傲,最後卻因為利益的誘惑,選擇去做賣國賊,當然,若國家真的被賣掉了,則這些賣國賊反過頭來,又成了開過英雄了。
畢竟,成王敗寇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不論處在什麼時代,成功者永遠都是有理的,而失敗者則會永遠被貼上罪惡的標籤。
明末那麼多大臣武將投降辮子朝,最後幫助辮子朝建立了新的王朝,這些人則又成了大辮子朝的開國元勳了,而投降倭寇的人,則又因為倭寇的全面潰敗而淪為民族罪人,若是倭寇贏了,則又是另外一番說法了,當然,小小的倭寇是不可能獲勝的,這一點必須明確,要不然華夏多沒有面子,但辮子朝的幾十萬人,又是如何征服過億人口的華夏的呢?這個的確讓人費解,也許只能用大家原本都是一家人來解釋了。
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王朝,當你成功的時候,會有一堆戴著眼鏡的學究,利用各種理論來證明你的成功是多麼的必然,是文曲星下凡等等,而當你失敗了,也同樣會有很多人,舉出各種例子,以此來證明你的失敗是必然,妄想成功是異想天開,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也就是說,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總會有一群人在背後研究,以驗證成敗的的合理性,為統治階級服務,若不如此,這些專門搞研究的人,豈不是要餓死了。
不過,不論如何,李安是華夏子民,思考方式自然要站在華夏這邊,所以,碎葉城是大唐的國土,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而且,碎葉城西部的諸多城池,也同樣都可以併入大唐,就算不能併入,也要接受大唐朝廷的控制,否則,何以體現大唐的強大。
“李侍郎,怛邏斯城傳回訊息了。”
一名官員小跑著過來彙報。
雖然沒說是什麼訊息,但李安知道,肯定與破壞鐵路有關,並邁步迎了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