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給眾使臣洗腦,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這些大食國使臣,顯得口氣硬朗,毫無害怕的樣子,但透過他們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則可以看出他們內心的虛弱和擔心。

作為一國使臣,是不能在外面表現的太軟弱的,況且,他們也知道事情敗露之後,會遭到怎樣的待遇,所以,在被軟禁之後,早就做好了完全的心理準備,等待著被殺頭的命運。

但當李安開口說出要處斬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心裡還是有些害怕,所以,才用各種平靜的語言,意圖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慌,其實,說的話越多越平靜,越容易暴露他們內心的恐慌,故作鎮定是騙不了李安的。

“真是沒有想到,你們大食國的人,對本官的評價竟如此之高,本官心裡很高興啊!”

李安笑著說道,並繼續說道:“本官知道,你們也是奉命行事,是身不由己的,但你們畢竟做出了有損大唐與石國友好的事情,所以,自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否則,如何安撫我大唐被害的工匠。”

“我等也是奉命行事,死就死吧!”

“出發的時候,我們就料想到這種情況了,奈何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如此了。”

大食國使臣無奈的說道。

“你們覺得,自己跑到石國,鼓動石國駱駝商隊搞破壞,是對的,還是錯的,讓那麼多人死於非命,你們心裡有愧嗎?”

李安開口問道。

“既然都要人頭落地了,也不妨將所有的話都說出來,到了那邊就沒有機會說了。”

一名大食國使臣,醞釀了一下,開口道:“不瞞李侍郎,我們這麼做是有些不妥,但我們是為了大食國的利益,我們是大食國的臣子,要為我們的祖國考慮問題,其它的事情就顧不了了。”

“大唐也有一句話,叫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我們是大食國的臣子,當然要處處為大食國考慮了,我相信李侍郎若是處在我們的位置,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又一名大食國使臣說道。

“你們覺得破壞大唐在石國修築鐵路,是在維護大食國的利益?”

李安微微一笑,覺得對方的觀點很錯誤。

“李侍郎覺得不是嗎?”

李安開口道:“本官知道,你們是害怕大唐的勢力進入河中諸國,如此,你們大食國就會失去對河中諸國的控制,不過,以我們大唐的實力,進入河中諸國是早晚的事情,你們是阻止不了的,還不如早些接受現實,以免造成進一步的對抗,況且,鐵路修通對你們大食國也是有莫大好處的,你們國內的商人至少有數萬人都在我大唐,鐵路不通,兩地的貨物如何快速流通,你們大食國商人的生意該如何做?”

幾名大食國使臣對視一眼,不知該如何回答,他們也明白李安所說的好處,但大食國朝廷更多的是考慮自身所能得到的源源不斷的進貢,而忽視了商人集團的利益,而這些使臣,顯然代表著大食國朝廷,代表著統治階級。

“李侍郎,若是河中諸國突然不向大唐進貢,大唐朝廷會如何?”

一名大食國使臣反問道。

李安微微一笑:“沒關係啊!我大唐物產豐富,雖然河中諸國,每年都向大唐進貢各種物品,但我大唐賞賜給他們的東西更多,總體上來說,我們大唐做的是賠本的買賣,若是他們各國都不去進貢,我們大唐會過得更好。”

石國國王舐尬叛裕一臉的認可,他一直同時向大唐和大食國進貢,但每次進貢給大唐物品的時候,總能得到數量更多的賞賜,而進貢給大食國卻得不到多少回報,甚至,絲毫的賞賜都沒有,這一點讓舐奩奈受傷,這也是他心向大唐的最根本原因。

幾名大食國使臣,被李安說的啞口無言,提這個問題,暴露了他們大食國的貪婪和小氣,河中諸國每年都向他們進貢各種物品,而他們卻從不回饋,最多賞賜一些沒用的頭銜,而大唐帝國就大方多了,每次都賞賜給河中諸國大量的物品,比這些國家進貢的物品還要多,這就是諸國心向大唐的最根本緣由。

當然,這也是整個華夏的優秀歷史傳統,用海量的物資結交友好鄰邦,讓各鄰邦心向自己。

這麼做的確可以交到朋友,但必須以實力為前提,倘若大唐帝國變得虛弱不堪,則就算繼續對這些小國很好,也不會得到尊重,只會得到一群白眼狼,後世華夏帝國屢屢遭遇白眼狼,就是因為國力相對較弱,周邊小國被大國脅迫,從而選擇與華夏帝國相對抗。

而眼下大唐帝國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了,周邊各國在大唐強大武力面前,只有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