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恭迎節帥大駕,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張齊丘,為了迎接本帥,居然動員上千人,真是不知體恤民力。”
“節帥,也許這些百姓是自發的,想要一睹節帥的風采,怪不得張軍使。”
王忠嗣輕輕一笑,指向這名部將:“哥舒翰,你倒是很會替人說話,張齊丘給了你什麼好處?”
哥舒翰憨憨一笑,他這馬屁不大不小,正中王忠嗣下懷,作為年僅三十六歲就當上節度使的王忠嗣來說,自負和傲氣是少不了的,偶爾被輕輕的誇讚一下,心情還是舒暢的。
“末將橫野軍使張齊丘叩見王節帥。”
張齊丘帶頭向王忠嗣行禮,郭子儀等人也全都跟著效仿。
王忠嗣一臉嚴肅,喝道:“張齊丘,你可知罪。”
張齊丘聞言,渾身不由自主的顫抖了一下,頷首道:“末將知罪,末將一時大意,讓橫野軍主力兵馬全軍覆沒,請節帥責罰。”
見張齊丘態度還算恭敬,王忠嗣輕輕點頭,大聲道:“蕃軍在城外挖人祖墳,致使全軍譁然,你的無奈,本帥也都清楚,不過,作為一軍主將,豈能沒有主見的被部下牽著鼻子走,你好自為之吧!”
“謝節帥教訓。”
王忠嗣抬頭看向張齊丘身後,大聲問道:“郭子儀、李安可在?”
“末將在。”
“小人在。”
郭子儀與李安同時應聲回答,並昂首正視王忠嗣。
王忠嗣凝目打量郭子儀和李安二人,表情充滿了讚賞,他戎馬一生,光從身形就可以判斷出,郭子儀和李安都是萬里挑一的勇士。
“真是國之棟樑。”王忠嗣讚歎了一句,隨即下令道:“所有人都起來,別跪著了。”
“謝將軍。”
張齊丘與眾部下緩緩起身,站到道路的兩旁
。
王忠嗣繼續打量李安,他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而李安也在打量王忠嗣,這可是流傳千古的名將啊!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日後還指望跟著人家混呢?
“你叫李安?”
王忠嗣蹙眉看著李安,表情顯得有些詫異。
而他身後的哥舒翰等部將,也全都在打量李安,他們都對李安的驕人戰績感到吃驚。
畢竟,李安只是一名年輕的少郎,而且,從未在軍中服役,還不是一名大唐軍人,但卻取得了遠勝大唐軍人的驕人戰績。
李安先是以疑兵之計嚇退蕃軍萬餘精銳,救下張齊丘,而後,兩次使用引蛇出洞之計,全殲混入安邊城的蕃軍奸細,保障了安邊城內部的穩定。
接著,主動請纓,以三百餘兵馬的劣勢兵力,突襲蕃軍大營,親斬蕃軍大將李天龍,並將蕃軍五千精銳打得屁股尿流,大大震懾了蕃軍兵馬。
最後,以僅有百人的小部隊,在方圓百里範圍內來回奔襲,以零傷亡的代價,殲滅蕃軍近千人馬,讓蕃軍聞橫野軍而喪膽,小兒聞橫野軍而止夜啼。
李安的四次驕人戰績,讓包括王忠嗣在內的眾唐軍將領,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甚至嚴重懷疑,這是橫野軍使張齊丘誇大戰果造成的。
“叔父,小侄正是李安。”
從王忠嗣詫異的眼神中,李安已經猜出他想起了李武,為此,直接開始套近乎。
叔父?
李安此言一出,倒是驚倒了不少人,哥舒翰等將領猛然間目瞪口呆,詫異的看向李安和王忠嗣,而張齊丘和郭子儀等人也是一頭霧水。
不過,王忠嗣卻是大笑了起來,指著李安:“哈哈哈!你居然是李武的兒子,我說怎麼這麼眼熟呢?”
“小侄長得太像父親,倒讓叔父一眼就認出了,對了,小侄這裡還有顏叔父的信件,叔父請過目。”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身份,李安將懷中的顏真卿親筆信,交到了王忠嗣的手中。
王忠嗣伸手接過信件,草草瀏覽了一遍,心情頗為複雜,他這一路行來,聽說安邊城出了李安這號人物,心頭大為好奇,卻不料這個讓人吃驚的李安,竟然是自己至交好友的兒子。
“顏真卿這小子,在監察御史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年,舒服愜意的很呢?”王忠嗣多年來南征北戰,吃盡了苦頭,相比之下,顏真卿的職位確實舒服太多。
將信件收起之後,王忠嗣瞥了李安一眼:“李安,你好像有話要說。”
李安輕輕一笑,拱手道:“叔父,侄兒替橫野軍請戰。”
郭子儀見狀,忙向身後的眾部將使眼色,並跪拜道:“節帥,末將願隨大軍出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