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涿鹿山谷,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忠嗣下達了準備出擊的命令,由於橫野軍大部分都是步兵,無法與主力騎兵很好的配合,所以,讓橫野軍五百兵馬在後方觀戰,以作為主力騎兵的後盾。

張齊丘與郭子儀頷首領命,哥舒翰等人更是側首看向王忠嗣,聽候出擊的命令。

王忠嗣眯眼看向前方的蕃軍,下令道:“李光弼,你率領一千甲騎向蕃軍發起正面進攻,哥舒翰、安重璋,你們各領一千騎兵,準備繞道蕃軍背後,從背後向蕃軍發起進攻。”

“末將領命。”

三人同時頷首領命。

李光弼策馬向前,帶領麾下一千精銳甲騎向蕃軍騎兵,發起了正面進攻

所謂甲騎就是重騎兵,這支騎兵不但士兵人人穿戴鎧甲,就連坐下戰馬也全部裝備馬凱,也叫‘甲騎具裝’,如此奢華的裝備,也只有像大唐這樣國力強盛的大國才能裝備的起,邊境小國是絕對沒有財力,給國內軍隊提供這種豪華裝備的。

見唐軍騎兵發起進攻,並且只出動一千兵馬,李踏固大喝一聲,帶領麾下全部騎兵殺了上去,他要用絕對優勢的兵力,將這支千人唐軍騎兵徹底擊潰,如此,剩下的兩千唐軍騎兵也會跟著潰散,這是他個人的經驗,也是戰場的規律。

“殺……”

唐軍一千甲騎帶著勢不可擋的氣勢,撞向正前方的蕃軍騎兵,並立即展開了廝殺。

重騎兵的威力遠勝輕騎兵,一陣劇烈的碰撞之後,蕃軍輕騎兵大量墜馬,陣型出現鬆動,而唐軍甲騎卻仍舊陣型齊整,沒有絲毫混亂的跡象。

親眼見到唐軍甲騎的衝殺威力,李安算是大開了眼界,難怪後世的西方總是熱衷於重騎兵,這種猶如坦克一般的衝鋒力度,實在是太強大了。

王忠嗣側首示意哥舒翰與安重璋,二人會意,立即帶領麾下騎兵,從兩翼方向,向蕃軍騎兵的後方迂迴,以與李光弼的甲騎一起,對蕃軍騎兵形成前後夾擊的態勢。

“殺……”

隨著哥舒翰與安重璋的到位,蕃軍五千騎兵完全被包了餃子,以劣勢兵力包圍優勢兵力,若無強大的實力是不能做到的。

唐軍精銳騎兵,全都裝備明光鎧,實力不是蕃軍騎兵所能比的,在唐軍精銳面前,五千蕃軍騎兵只相當於一千,甚至還要少。

李安看著被包圍的蕃軍騎兵,嘴角淡然一笑,看向身旁的郭子儀:“將軍,蕃軍騎兵完全就不是我大唐騎兵的對手,失敗已是定局,若其潰散,必然會向東北方向逃竄,如此,必定要經過倒刺山北部的涿鹿山谷,若我軍提前埋伏在那裡,一定可以堵住他們的退路。”

郭子儀聞言,微微愣了一下,涿鹿山谷的險要位置,他自然是非常清楚了,而蕃軍一旦潰逃,很有可能經過那裡,若是提前埋伏,的確可以阻擋蕃軍潰兵透過,從而將蕃軍一網打盡。

“李少郎,何不直接向節帥請命?”

郭子儀對李安的想法表示支援。

李安輕輕一笑,瞟向王忠嗣:“叔父正忙著指揮殲敵,就不要打擾他了,兵貴神速,在下這就出發。”

說完一伸手,帶領昆雄、飛羽、荔非守瑜、張二牛、張光晟等一百勇士,迅速向東北方向奔去。

郭子儀見狀大急,沒有命令就出動,這可是軍中大忌,不過,仔細一想,李安並非軍人,還不適用軍規。

麾下三千騎兵逐步掌握戰場主動權,王忠嗣顯得大為高興,他下意識的回頭看向李安所在的位置,卻赫然發現李安居然帶著一百兵馬,迅速向東北方向奔去。

‘這小子要幹什麼。’王忠嗣心下大為疑惑。

郭子儀見王忠嗣目光疑惑,忙策馬向前,將李安準備在涿鹿山谷設伏的企圖,告訴了王忠嗣

王忠嗣聞言,嘴角淡然一笑:“這小子,就是鬼點子多,蕃軍騎兵剛剛出現落敗的跡象,他就想好了蕃軍潰逃的路線了。”

顯然,王忠嗣絲毫沒有因為李安貿然行動,而有所怪罪,反而非常欣賞他的敢作敢為,覺得李安很有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奮力廝殺,蕃軍五千騎兵被王忠嗣的三千精銳騎兵徹底擊潰,並向東北方向潰逃而去。

同時,在瓠盧河西岸,雲中守捉的七千兵馬,也大破蕃軍一萬騎兵,潰散的蕃軍騎兵向北逃竄,並從結冰的桑乾河上透過,而由於大量騎兵蜂擁潰逃,直接導致河面多處崩塌,讓大量蕃軍騎兵落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在王忠嗣麾下騎兵和雲中守捉的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