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蒸汽船,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唐的貴族們富得流油,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鋼化藥玉只有李安的加工坊才能生產,屬於獨門生意,售價高的離譜,幾乎是成本的幾十倍,這讓很多貴族對鋼化藥玉望而卻步,只能選擇相對廉價的半透光絲綢。
而極少數特別有錢的貴族,也會選擇購買一些鋼化藥玉,以用來搭建溫室大棚,但受制於成本的限制,最多隻搭建一畝地的面積,滿足他們自身對冬季蔬菜的需求就夠了。
當然,若這些貴族知道鋼化藥玉的成本低的離譜,製作的材料只有沙子和純鹼,他們或許會氣的吐血吧!
在長安城唯一知道藥玉內情的,除了李隆基之外,只有那些來自西域的胡商,但他們肯定不會挑破,因為他們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做藥玉的生意,而且,售價跟李安賣的差不多,若是他們敢將實情挑破,大唐的貴族絕對會憤怒的將這些騙了他們幾十年的大騙子給活剮了的。
另外,一旦挑破實情,受損失的不僅是李安,他們這些胡商也會失去掙錢的藥玉生意的,畢竟,就目前來看,雖然李安也售賣藥玉產品,但產品的種類跟西域胡商賣的完全不同。
李安賣的都是實用品,能夠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而西域胡商賣的大多是裝飾品,只能用來欣賞,就像賣鐵鍋的商販與賣鐵槍的商販,並不存在互相爭奪生意的情況,是完全能夠和平相處的。
而且,西域雖然早就發明了藥玉,但技術卻被李安超越了,尤其是藥玉小鏡子,西域目前還沒有生產,為此,很多胡商提出大量採購藥玉鏡子,以運往西域諸國售賣,賺取利潤,李安當然很樂意做這種非常掙錢的生意了,而西域胡商為了不洩露藥玉廉價的事實,並沒有跟李安討價還價,直接以批發價大量買入藥玉鏡子,並運回西域。
有了藥玉這項獨門生意,李安所聚集的財富原來越多,真是十輩子都花不完,而且,還會越來越多。
當然,財富並不是李安的最高追求,李安所追求的東西逼格更高一些,是要讓所有大唐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是要徹底改變大唐帝國的現有命運,讓大唐帝國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有,版圖越來越大。
研發耕地機械和抽水機械都需要資金和各種資源,而且,需求量不是一般的大,但秋收之後,由於兩稅法的執行,以及炸藥的售賣,國庫的資金極為充足,完全有能力支撐這些大專案。
自從蒸汽機發明之後,第一個造出的實用機械都是蒸汽火車頭,蒸汽輪船也在研發之中,現在耕地機械和抽水機械也開始研發,很快就會形成蒸汽動力家族。
而在這種情況下,日後石炭的需求量會持續增加,所以,朝廷及時下了,禁止民間購買石炭礦,不僅是石炭礦,所有無主的礦產資源全部屬於大唐朝廷所有,已防止國家資產的流失。
李安提前一步,在政策頒佈之前,買下了京城附近的石炭礦,這真可謂是佔了大便宜了,這可是一大筆資產呢?用白菜價買下了,而其餘貴族都沒有認識到石炭的巨大作用,剩下的石炭礦全部屬於大唐朝廷了。
研發各種蒸汽機械,是比較枯燥和困難的,為此,李安每日至少要在研發中心待三個時辰,以幫助研發人員突破思路,一步步走向成功。
李安相信,複雜程度極高的蒸汽火車頭都能搞出來,蒸汽耕地機械和抽水機械,不可能搞不出來,而且,搞出來的速度肯定還要快得多。
為了搞出這些蒸汽機械,李安必須每日抽時間前往研發中心,為此,通往中受降城和玉門關的兩條鐵路的路線視察任務,就完全落在了鐵路局相關人員的身上。
這些鐵路局員工,原本都是工部的技術人員,是因為皇帝要組建鐵路局,才將他們從工部調離,並充實到鐵路局的。
這些人參與了洛陽到長安鐵路的視察和鋪設任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們現在的能力,毫不弱於李安,完全有能力勝任皇帝交代的視察任務,而且,一定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
“李侍郎,廣平王他們又來了。”
李安正在思考如何改進耕地機械的幾個核心部件,李豫和李俅又跑來了。
“他們兩個,可是好久沒有過來了。”
李安放下手中的工作,邁步走出實驗室。
“李侍郎,吃一根黃瓜解解渴。”
李豫和李俅,一人一個黃瓜,並遞給李安一個。
由於鋼化玻璃大棚已經做好,裡面增加了更多的壁爐,為此,即便在最很冷的天氣,也完全可以模擬黃瓜生長最需要的環境溫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