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同地位有不同的考慮,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安打算將竹靈倩的雕像修築在南寧州,除了對這位先驅的敬重之外,更是要讓隨後進入爨地的唐人記住,先祖們為了開發爨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作為後輩人,則更應該努力奮鬥,讓爨地永遠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當然,這座雕像也是要告訴爨地的白蠻百姓,大唐為了給爨地帶來繁榮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日後,當他們生活富足之後,也會感激大唐先驅們所做的一切。

如此,竹靈倩的雕像將成為大唐與爨地正式融合的象徵,將永遠被爨地的唐人百姓和白蠻百姓記住,讓他們記住爨地進入大唐懷抱的時間。

葫蘆谷東谷的黃金礦洞,產量在一步步的提高,而探明的黃金儲量更是極其驚人,且在不斷的增加,這讓負責開採金礦的童三胖大為驚喜,按照之前的約定,他將分得純利潤的三成,如此,只要不停的開採,他就發大財了。

當然,以童三胖的智商,一定想不到他自己已經淪為被養的肥豬了,日後若是朝廷不缺錢還好說,萬一朝廷缺錢了,隨便找個理由將其抄家,便可以得到巨大的黃金儲備,而他的小命也就失去了。

李安當然不會將這種可能告訴童三胖,以免童三胖消極怠工,不好好開採金礦,而爨地的發展對資金的需求量極大,這要求童三胖與麾下的礦工要日夜不停的加緊幹活,以為爨地提供足夠多的資金支援。

距離過年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寒冷,爨地和葫蘆谷的局勢已經全部安定了下來,如此,自然不需要李安繼續呆在這裡了。

李安已經想好了,在葫蘆谷休息幾日後,就帶著麾下六百龍武軍離開葫蘆谷,去益州逛逛,順便見見章仇兼瓊,讓他對爨地支援一下。

第二日一早,李安派出了兩支平南軍將士,第一支兩百人的平南軍將士,押送十箱金子和三十箱銅錢前往南寧州,準備對一窮二白的南寧州進行資金支援。第二支一百人的隊伍,則押送包括爨無敵在內的土匪頭目和受傷無用的土匪,前往瀘州城,將這些作惡多端的傢伙交給瀘州城百姓處置。

安排好這些之後,李安便開始準備撤離葫蘆谷的工作,六百龍武軍將士全部是北方人,必須全部撤回京城,而在臨走之前,自然要帶走一些東西,總不能兩手空空的返回京城吧!

葫蘆谷最有用的東西,無非就是兵器和黃金,其他的也沒有什麼了,而龍武軍離開葫蘆谷要帶走的,也正是這兩樣東西。

李安以龍武軍守衛葫蘆谷和訓練平南軍有功為名,將礦洞生產的黃金,賞賜到每一名將士的手中,每個士兵至少分到一挺黃金,表現好的,分到十鋌黃金也不奇怪,而為了加強自身的戰力,將士們從儲備的兵器庫中挑選了一些最好用的兵器,諸葛連弩和八寸的弩矢是龍武軍將士最喜歡的兵器,另外,還有經過鐵匠改良的彎刀和匕首。

對於將士們的要求,李安早就表態過了,讓龍武軍將士儘管拿,喜歡什麼兵器就帶上,反正葫蘆谷那麼多苦力,生產的兵器已經非常龐大了,用完了還可以繼續生產,不用怕的。

被押往瀘州城的爨無敵等人,被城內的百姓用菜葉和雞蛋打的不成人樣了,落魄的猶如一條喪家野犬,悲慘的無以復加,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狂妄和自大。

被百姓羞辱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他們還要接受殘酷的刑罰,對待這些殺人越貨多年的白蠻悍匪,瀘州城的官民可不會心慈手軟,絕不會一刀砍頭這麼便宜。

當然,李安即將離開瀘州,對這些也不太關心了,能將瀘州土匪剿滅,並控制西爨之地,李安已經非常滿意了,這份成績足以標榜史冊,讓後人敬仰了。

三日後,李安率領六百龍武軍將士離開葫蘆谷,沿著不太好走的道路,向千里外的益州城行進。

益州城是大唐整個西南部的最大城市,也是西南部最大的商業中心,日後爨地的繁榮,自然離不開益州這個大市場,尤其是爨地特有的土特產,運到益州肯定能賣個好價錢,而益州的很多特產和手工業產品也可以賣往爨地,從而促進整個大唐西南部的繁榮,為大唐形成一個穩定的繁榮大後方,成為大唐帝國對外攻略的堅強後盾。

李安帶領六百龍武軍,僅用了五六日的工夫就抵達了益州城,並在城內駐紮了下來。

聽說李安抵達益州城,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立即發起邀請函,要李安前去相見。

李安自然不會推辭,帶著幾名護衛就直奔章仇府邸而去。

章仇兼瓊的府邸,李安已經拜訪多次了,對府邸的位置和內部的結構早就瞭解的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