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御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段秀實,盛唐不遺憾,朕御山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工,慢慢蓋就是了。
進入別院之後,李安首先趕往加工廠,將自己畫的圖紙交給裡面的工匠師傅,首先要製造的是十個木質滾筒和支架,主要是用於攪拌黑火藥之用。
另外一樣就是鐵軌和用於在鐵軌上行駛的鐵輪馬車,這也是研製火車的最基本步驟,對大唐日後的運力來說,非常的重要。
這兩樣東西,對這些技術嫻熟的工匠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他們也早已習慣李安的各種奇思妙想,也很少過問。
不過,一聽說李安要造十五里長度的鐵軌,一名鐵匠不淡定了。
“李侍郎,十五里的鐵軌,要耗費大量的鐵料,不知造這些有什麼用處?”
“這種鐵軌,是專門用來給鐵輪馬車走的,這比在土地上行進更加的穩當,也更加的省力,運力會大大的增加,日後,說不定大唐的主要道路,都會鋪上這樣的鐵軌。”
李安憧憬起了未來,不過,這難度是有些大了,就算鐵礦的產量增加十倍,也很難保證大量鐵軌的需求,但只要火車最終試驗成功,在幾條最重要的道路上鋪設鐵軌還是完全可行的。
“在道路上全部鋪上這個,這得多少鐵啊!”
鐵匠驚呆了,在他看來,這有些太不現實了,太浪費鐵料了。
李安淡淡一笑,並沒有過多的解釋,這些鐵匠都是他高薪聘請的,就算有什麼想不通的,也會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一想到很快就可以鋪設鐵軌,李安的心裡就激動不已,國家的繁榮離不開商業,而商業繁榮的條件是運輸,若運輸條件惡劣,一個地區的產品無法運輸到另一個地區,則商業也就不存在了,而火車一旦成功,運輸效率將極大的增加,商業勢必更加的繁榮,國家也就繁榮起來了。
當然,李安關於火車的構想來自後世的思維,按照大唐百姓的思維,是絕對想不到火車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的。
幾十名工匠,按照李安的要求,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之中,而李安則在視察完幾個倉庫後,前往蔬菜大棚區域。
最近幾日,氣溫回升了很多,夜晚溫度最低的時候,也只是零度左右,而在正午太陽高升的時候,更是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大棚內的加熱壁爐,已經完全用不上了,甚至在正午的時候,大棚上面的絲綢也需要掀開一些,以散發大棚內過熱的溫度,最多再有一個月,所有大棚上的絲綢都可以徹底的掀開了。
大批次的蔬菜,已經在成熟的邊緣,就連黃瓜都已經開始結果了,只是太小了,還不能吃,大概還需半個月才能品嚐,菘菜早就成熟了,而且一直充足供應李安的府邸,多餘的則販賣到市場上,給李安增加了不菲的收入。(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