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部分,回到三國去種菜,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的叔父就是因為這樣被抓了進去。
怎會這樣?
張楊大吃一驚,他把太守之位讓於王匡,那是因為王匡比自己資格老,而且自己從沒做過太守,怕做不來啊!
“王公節,如此做法與董賊何異?”
關羽怒道。
關羽對張楊輕易把河內郡讓出去極為不滿,怎奈張楊才是河內太守?他阻擋不住。
張楊聞言亦是一臉羞愧,他在河內郡數月雖然沒甚作為,可至少平定了河內郡的土匪,而且還招募流亡,只是因為時日過短無甚功績罷了。
張楊對常林道:“爾且安心,某這就去見王河內,看能不能救你叔父脫身?”
“多謝張使君。”
常林不傻,有張楊開口,王匡怎麼也得賣他個面子,當下依足禮儀。
張楊見狀大喜:“能得常生一禮,吾心甚慰。”
其實張楊別有意味。
常林七歲時有父黨造門,問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
常林曰:“雖當下客,臨子字父,何拜之有?”
意思就是他父親的朋友去他家直呼他父親的名字,常林卻不見禮不搭話,他父親朋友喝道:“小孩你怎麼不來見禮?”
常林道:“你雖然是客人,客人當然人家兒子的面直呼其父名字,有什麼能讓我見禮的呢?”
第二十八章呆板的王匡
王匡,字公節,泰山人,好仗義疏財,曾任大將軍府掾,後奉命回鄉募兵,待其回到京師時何進已被殺,與袁紹商議後,回鄉觀望時事。
袁紹特招其為河內太守共討董卓,王匡便馬不停蹄的趕來。
在張楊的印象裡王匡一直是老大哥的形象,故而才把河內太守之位相讓,要是換個人來,張楊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張楊與關羽到了郡廨府,被王匡以事務繁忙給晾了大半個時辰,別說關羽,就連張楊也心有怒火,我把河內太守之位讓給你,你就這麼報答我。
就在張楊快壓制不住怒火時,王匡的從事出現:“二位校尉,某家主公有請。”
“哼!前面帶路。”
張楊的怒氣毫不掩飾。
王匡正在處理政務,看到張楊跟關羽進來,忙起身道:“稚叔、雲長,你們來的好快啊!我本以為你們得天黑才能趕到呢?”
張楊道:“董卓大軍幾要過河,豈敢不快?”
“呃?那倒也是。”
王匡被張楊嗆了一下有些尷尬,隨即笑道:“吾招稚叔、雲長來,也是為了此事,以你二人之見,西涼軍會不會渡河?會在何時渡河?在何地渡河呀?”
這件事張楊真跟關羽商量過,華雄駐軍平陰縣,二人無疑也感受到了壓力。
張楊給關羽使了個眼色,關羽站起來道:“如今袁渤海(袁紹)與吾兄都未至河內,吾等都立足未穩,西涼軍一定會渡河。”
王匡聽了連連點頭,他也是如此想,西涼渡河是一定的,就看他們從哪裡渡?何時渡?
“至於何時渡?何地渡?某與稚叔兄商量過後,覺得與其處處在河岸設防,不如在河岸遍灑遊騎,西涼軍渡河的動靜一定不會少,某等完全可以待西涼軍渡河後再將其一舉擊潰。”
關羽的話王匡只能用呵呵來應對。
“二位想法不錯,可西涼軍一旦過河,騎兵的機動性誰能限制,當然吾承認雲長兄的西園軍能擋住西涼軍的鐵騎,可西涼軍一旦四散開來,誰能控制?”
王匡說的未免沒有道理,可關羽相信一旦大股西涼軍被擊垮,小股西涼軍更容易被絞殺。
張楊聽出別的意味來,王匡不想按他倆的路數來,問道:“不知公節兄有何良策?”
王匡聞言道:“兵法雲:“半渡可擊之”,這道理那華雄不會不懂,某在河岸大肆設防,其必不敢輕舉妄動,只要華雄不渡河,某撐得本初兄大舉而來,便可一舉將華雄擊敗。”
王匡的思路未免太僵化,華雄如果真的這麼膽小就不會成為西涼第一將了。
關羽還想勸阻一二,張楊把他攔住,轉而對王匡說:“公節兄需要吾等做什麼?”
王匡聞言笑容大盛,道:“雲長兄曾在西涼待過,某希望雲長兄能帶一支軍參與河防上來。”
“這自然沒有問題。”
張楊搶先道。
關羽雖有不滿只能壓在肚裡。
“那就勞煩二位了,今夜吾親自為二位設宴。”
王匡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