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回到三國去種菜,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領要殺進皇宮的聲音越來越大。
皇帝徹底不能言,被恐懼下的群臣擁簇下退卻。
李儒見此形勢突然臉色大變,他的計策依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對付劉備,不然陸城軍的勇猛不是一盤散沙的西涼軍可對付的。
李儒好不容易在士卒高呼“殺進皇宮去”的高聲中找到李,李跟郭汜亦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準備殺進皇宮給皇帝
一個深刻教訓。
當初董卓不就是趁宮亂殺進雒陽,又發動新的宮亂才打敗劉備,成功掌控朝廷嗎?如今他們亦殺到皇宮前,只要將城外的攻城器械運來就可攻進長安城。
“王允雖死,可王允的同夥在哪?如果陛下不交出來,臣就只好親自入宮去認了。”
李大呼,隨著李大呼,幾個羌胡首領朝宮牆上射了幾箭,宮牆上立刻出現一片混亂,鐵盾、木板被慌亂放上牆,尤其是小皇帝所呆的城門處,木板一層、鐵盾一層,還有穿甲將士一層。
雒陽禁軍從來都是所向披靡,如何做過守城這等事,就連吳匡也沒遇到過,雖然最近一直排練,可惜紙上談兵終來淺。
雒陽禁軍的混亂讓更多的羌胡朝宮牆上射箭,李手一揮就準備讓麾下將士一齊射箭,一切等先攻進皇宮再說。
“住手。”
李儒的大喝讓李舉著的手一滯,不得不說李儒的威勢還在,雖然李儒麾下僅有收攏的數百飛熊軍,可李能有現在都是靠的李儒的威名,李野心再爆棚,也還沒爆棚到幹掉李儒自己上位。
“先生,某意攻進皇宮,先拿下小皇帝再說。”
李放下手,走到李儒近前道。
“糊塗!”
李儒斷喝,眉頭緊皺訓道:“殺進皇宮,就算捉了皇帝又如何,爾等在士族眼中依然是亂臣賊子,劉備來攻打咱們豈不是更名正言順?”
李剛剛還做著權傾天下的美夢,如今被李儒一陣呵斥頓時覺得有些臉紅,他已不是一月前惶惶不可終日僅有不足千人的校尉了,而是擁兵數萬大軍的大將。
西涼亂軍至長安已有十萬眾,李儒沒有把握軍權的野心,因此這十萬西涼軍大部分被李、郭汜、張濟三人瓜分,三人中兵力最少的張濟都擁兵兩萬餘,何況李、郭汜乎?
李不知哪來的膽子,道:“難道咱們如今不是亂臣賊子嗎?”
李儒一愣,李從沒這麼質疑過自己,再看看李身邊跟著的郭汜、張濟、宋果、胡封、董承、李蒙、王方、李利等西涼諸將紛紛一臉疑惑,柔聲解釋道:“諸位,咱們不攻皇宮,還可以說是為太師報仇,攻進宮內,世人都覺得咱們是借太師之死行自己私慾,罵名不說,天下諸侯恐會共擊之。”
李儒這句話打動李,李想起逃出長安的呂布,還有段煨來的告急文書,袁術大將張勳急攻武關,武關岌岌可危,有守不住的風險。
若真想李儒說的,呂布殺出武關,匯合袁術部就能殺回長安,前有劉備後有呂布,恐怕他比王允的朝廷軍更加不堪一擊吧!
“難道就此退軍嗎?”
李不甘的說道。
李這句話說出大傢伙的心裡話,難道咱們跟著你李儒給太師復仇,僅僅是要給太師復仇嗎?如果真的如此,派一刺客刺殺王允不行嗎?何必冒著被滅族的風險造反?
李儒自然明白諸將的意思,當下道:“這是某來說。”
李儒排眾而出,對城上喊道:“陛下可在,尚書令臣儒見過陛下。”
李儒身為尚書令,又是董卓的代言人,當然隨時都能見到劉協,且時常監督劉協的學業,有時候更親身上陣為劉協上課。
劉協聽到李儒的聲音,顫顫巍巍又出現在城門處朝下道:“李卿嗎?王允已死,為何爾等久圍宮城不退?”
李儒大聲道:“陛下,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明君之道也!如今諸將冒死討伐王允逆賊,為太師正名,豈非無功?有功當賞也!”
小皇帝道:“卿為尚書令,一切卿擬好奏章讓朕批閱即可。”
“喏,多謝陛下。”
李儒當先行拜大禮。
李見李儒重新掌握朝廷大權,心有些不甘的跪下,李一跪下,郭汜等人嘩嘩跪下一片:“多謝陛下賞賜。”
第二十四章張楊之死
李儒再度掌握長安朝廷大權,一邊加封李等人為將軍、封侯並賞賜財物,一邊拉攏關西士族,還不忘給劉備下一道旨意,封其為前將軍、幷州牧、督河北軍事。
然而對大部分將士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