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潛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攻城略地,大明演義,河洛潛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恐怕鑽都沒有地方鑽,你們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嗎?”

朱元璋的一席話說的眾人啞口無言。

沒有人願意看到朱元璋所說的情況真的發生。

於是朱元璋的手下們便了,現在還不能去攻打張士誠的大本營,因為條件還沒有成熟,而且還有潛在的大危險。

朱元璋見自己的手下們都陷入了沉思,便繼續說道:“如果我們不去攻打張士誠的大本營呢?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我們只要維持現狀,不再去搶佔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就不會主動地挑起戰爭。

這樣,我們的東線就是安全的。北面,元朝的主力部隊被我們的小明王陛下和劉丞相死死地拖住,一時根本不可能南下,所以我們的北面也是安全的。

徐壽輝雖然跟我們不是一路,即使他積極地向東擴充套件,恐怕也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至少在一兩年的時間內,我們的西線也是安全的。

可不要小看這一兩年時間啊!有這些時間,我們能搶佔多少地盤?我們能增加多少兵馬?而那個張士誠,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的空間了。

那個徐壽輝,正忙著同西邊的元兵交戰,發展的速度也不會很快,只有我們,發展的餘地最大。

等我們發展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我們還會怕誰?怕張士誠?怕徐壽輝?就是北邊的元兵主力南下,我們也不怕!”

聽到朱元璋的長篇大論,一眾人便明白了,現在不是逞勇鬥狠的時候,現在應該力求發展自己。

現在他們的發展空間確實很大,可以向南發展,也可以拐向東南向浙東一帶發展。

浙東盛產糧食,佔了浙東,大軍的糧草供應就有了充足的保障。

不過在進攻浙東之前,還有一個顧慮,就是南邊的張士誠。

雖然張士誠目前很老實,但朱元璋卻不能完全掉以輕心。

朱元璋對周德興說道:“德興,就勞煩你繼續鎮守鎮江了!”

周德興聽到朱元璋之前的一席話,自然是明白朱元璋的目的。

周德當即便應聲道:“請元帥放心,屬下定為您守好鎮江!”

得到周德興的保證,朱元璋放心了。

接著朱元璋說道:“常州距離蘇州相近,可以直接威脅到蘇州的安全,永忠,你將水軍調往鎮江,震懾張士誠!”

之前隨後發生了廖永安的事情,但廖永忠對於朱元璋還是非常的忠誠的。

廖永忠道:“屬下這就去調兵!”

廖永忠說完拱了拱手便離開了應天。

這時朱元璋又對湯和說道:“鼎臣,你鎮守常州!”

湯和當即便接了命令。

這是朱元璋又接著說道:“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寧國,接著便是銅陵,徽州!”

聽到朱元璋的話,一眾將領很是興奮。

接著朱元璋千方百計地從各處抽調了近六萬兵馬,然後集中在蕪湖一帶。

統帥這支大軍的,是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人也被朱元璋調到了身邊。

因為在皖南一大塊地盤當中,只有寧國城裡面的元軍最多,所以朱元璋就命令大軍首先集中兵力攻克寧國,然後再分兵出去。

寧國在蕪湖的東南方,距離蕪湖有兩百多里地。朱元璋命令徐達、常遇春率兩萬人作為先頭部隊開赴寧國。

攻打寧國的戰鬥也許是朱元璋在奪取皖南地盤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最激烈的戰鬥了。

紅巾軍傷亡較大不說,常遇春還負了傷。所幸常遇春負傷不太重,還能行軍打仗。寧國之戰結束後,朱元璋的紅巾軍在皖南一帶就沒有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了。

佔了寧國之後,朱元璋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向西,由徐達、常遇春統帥,向銅陵一帶開進。一路向西南,由朱元璋、鄧愈統帥,向徽州一帶開進。佔了銅陵佔了徽州,皖南一大片地區就屬於朱元璋的了,朱元璋奪取南方的戰略計劃也就實現了。

徐達、常遇春十分輕鬆地攻佔了銅陵。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攻佔銅陵之後就可以止步不前了。

因為再往西去,就要進入徐壽輝的地盤了。然而,徐達、常遇春見銅陵西南一百多里外的池州非常空虛,就自作主張地由常遇春率一支軍隊開進了池州。

徐達、常遇春的動機應該說是很正確的。池州西南一百多里就是安慶城。安慶城是徐壽輝的地盤。安慶在江北,池州在江南。佔了池州,就可以不遠不近地監視著徐壽輝的動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