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7章 國債,大國文娛,香港大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虧錢。
經濟整體過熱,各省冷熱不均不說,各地各部門都找財政部救急,而財政部可遠遠不如後來那麼財大氣粗,可以說,目前的財政部是有史以來最窮的一屆。不僅僅窮,而且,地方都擔心財政部借地方的錢不還,所以,中央提借錢,沒幾個地方相應,都是捂緊錢包,要錢絕對不借。93年,劉部長槓桿接任,在海南開財政會議,全國各省的財政代表都來了,劉部長直接自嘲:“李部長同志任財政部長時有上衣和長褲穿;王部長同志任部長時,還有襯衫;到我這兒只剩下背心和褲衩了。”會上有同志跟他開玩笑說:“您可能連背心都沒有,只剩下褲衩了。”可見,這個年代的中央財政是有多窮。
窮就算了,問題是借錢都困難,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都是響應了了,沒多少機構熱衷購買。
因為,這年頭的國債利率高不假,但通脹瘋狂程度,比國債利率還要高的多。買國債就輸了,隨便倒騰什麼商品,都可能比國債報紙。恩,這就是經濟理論裡面的過熱週期,過熱週期以投資者的角度分析,是商品為王,你倒騰煤、倒騰鋼,倒騰有色金屬,倒騰石油,隨便搞點什麼大宗商品,都是遠遠跑贏通脹。
過熱週期,GDP經濟增速快、通脹也高,很多人發現收入和利潤雖然在增長,卻遠遠跑不贏物價,甚至,90年代很多人生活比80年代更困難,因為,通脹太過於嚴重,少數的時代弄潮兒,可能會在這個年代迅速攫取大量的財富,但是,大部分人其實很難在這個年代保證自己的收入增長超過通脹。
成熟的經濟體,過熱週期之後就是滯漲週期,滯漲週期的特點是,經濟增長停滯,且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可以說,滯漲期比之前的過熱期更痛苦。
過熱週期好歹還是收入和物價都在漲,滯漲週期則是收入漲的慢物價漲的快。
滯漲之後,則是衰退期,衰退期GDP為主的經濟指標一年比一年低,但好在通脹也是一年比一年低,甚至有可能會進入通縮。雖然,衰退期可能會伴隨著大量的裁員和失業,但是,由於通脹比較低。政府意識到經濟處於衰退之後,會實行減稅和貨幣寬鬆、降息等等政策刺激。只要不在衰退期失業,或者是被降薪,衰退期一開始不適應,等適應了之後,則會比之前過熱和滯漲更好一些。
更何況,衰退期是經濟一年四季的冬天,既然衰退期都來臨了,大量減稅和寬鬆政策,會改善很多企業的經營。
隨著很多行業經濟復甦,則是會迎來經濟發展最理想的週期——復甦期!
復甦週期,由於衰退時期大量的寬鬆貨幣政策和減稅降低成本的政策依然延續。而且,經濟處於低通貨膨脹,GDP增速卻是不斷的回升。這種低通脹,高增長的週期,是經濟一年四季的春天。
但那種復甦、過熱、滯漲、衰退四周期迴圈,是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規律,尤其是,美國的經濟規律,並不是放之四海都準的道理。
就如,南美洲的通脹一直很高,基本上,看不到衰退期、復甦期,長期以來,南美洲的經濟只存在兩個週期過熱期和滯漲期,過熱期是GDP和通脹都在快速漲,滯漲期的GDP不漲,通脹繼續漲。把歐美作為模板的週期理論,套用的全世界不同地區,會發現很多地區都跟歐美的週期不一樣,各國各地區都是有不同的國情和地區情況。
中國經濟如果以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週期迴圈理論分析的話,會發現非常混亂,可能一會兒是滯漲,一會兒又倒著回到過熱,一會兒又跳過去,變成滯漲、衰退。一會順時針,一會兒逆時針,週期完全是支離破碎,不規則運動的。
週期理論指導中國,有時候靈的跟神一般。有時候,根本就是瞎扯淡,根本就不靈。時靈時不靈,說明經典的週期理論,其實並不是為中國量身定製的。
想要根據週期規模理論裡面的商品、債券、股票、通脹、GDP的階段性表現來定義中國的週期不是不可以,但是……照搬其他國家的經典理論,可能是不行的。這至少需要等,中國本土的經濟學家來研究出一套中國的經濟週期規律。
但是,林棋不希望中國出那麼牛逼的經濟學家,因為,一個國家出了一批偉大而經典的經濟學家,多半證明一件事——該國經濟不行,經濟有病!
只有國家經濟非常糟糕,才會遍地經濟學家,思想深度和理論深度都是很高。蘇聯解體之後,東歐各國苦逼的日子多了,經濟學家一堆。另外,南美洲國家,隨便找一個人侃什麼貨幣政策、匯率、經濟週期、庫存週期之類的都是瞭如指掌,經濟學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