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3章 對手跟風,大國文娛,香港大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準,那一天,就會充值消費了。長遠來看,可能免費遊戲平均每個玩家貢獻的流水,不如每小時0.3~0.5元計費的收費遊戲的流水營收那麼高。
但關鍵是,免費的遊戲能夠圈更多的使用者,使用者規模才是王道。長期來看,免費遊戲反而能賺的更多。
……
日本,任天堂公司總部。
山內溥在《金武卷軸》遊戲釋出第二天,就開始試玩,試玩了一週後,就在內部召開會議問技術人員:“任天堂要做類似的網際網路遊戲,以我們的技術水平,能做類似的遊戲嗎?”
“過去沒有做過,但是技術上應該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不過,這款遊戲的火爆,除了網際網路遊戲之外,還跟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力相關。”技術人員回答。
“可以試著跟金庸合作。”山內溥說道。
不久後,任天堂的香港分公司的人,跑去了解情況回覆:“金庸的小說版權,早在8年前,已經以10億港元的價格買斷給了林棋旗下的幻想世界公司。”
“幻想世界公司?”山內溥很奇怪,能出資10億港元買斷版權的公司,應該是一家大公司,但卻是很少有這家公司的新聞。
不過,想到了林棋旗下的公司買斷了金庸的版權後,山內溥也就不再問版權合作方面的事情了。
接下來,山內溥督促任天堂公司,投入100萬美元的預算,開發《馬里奧大冒險》的網遊。一方面是因為,《馬里奧》的IP影響力確實很大,以至於,現在任天堂發展的遠遠不如歷史上那麼厲害,卻憑著《馬里奧》系列,依然還能維持生存和盈利。當然了,現在的任天堂也僅僅是苟活,談不上稱霸遊戲行業的野心,畢竟,跟新創業電子集團相比,差距也是太大了。
不過,調低目標放棄繼續做主機,而是以遊戲軟體為主,現在的任天堂,還是有不俗的實力的。
其實,沒有這家公司的新聞就對了,幻想世界公司主要是業務,就是進行版權方面的購買和授權。比如,金庸版權就是幻想世界公司旗下的金庸武俠版權工作室持有,透過工作室獨家授權,進行相關的開發。
當然了,由於授權的合作方大部分是新創業系企業,所以,也沒必要對外宣傳。反正新創業系內部的企業眾多,哪家企業看上了金庸版權,想要開發專案,跟幻想世界公司簽約就可以了。
只不過,每次簽約都需要訂金加分成。比如,《金武卷軸》版權開發的訂金僅50萬港元的,但是遊戲運營之後,銷售收入2%,作為版權費用分成給幻想世界公司。
其他的拿金庸版權進行出版、拍攝影視劇,開發單機或者是周邊產品的,每次都是需要授權。
隨著版權集中在新創業系之後,目前,已經很少有新新創業系之外的公司,能夠獲得金庸小說的改編授權。
新創業系之外的金庸小說的影視改編,大部分都是1986年之前的作品。在1986年之後,任何一部金庸版權改編的影視、動畫、遊戲作品,都是新創業系獨攬。
8年時間內,已經累計使用金庸小說改編電視劇20多部,基本上,金庸小說在8年內被翻拍了兩次電視劇。另外,改編電影17部,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兩三部金庸版權改編的電影上映。雖然,不全是大製作的,但基本上都是認真改編的誠意作品。
至於漫畫改編,金庸小說有10部改編了漫畫。改編動畫更是超過6部,1000多集。
尤其是,到了網路時代,市場上不缺小說版權,但缺乏頂級小說版權。超越國民級,成為文化名片級,影響亞洲當代文化的小說,這種小說的價值,其實並不僅僅只值10億。尤其是是被壟斷之後,版權含金量更高。
比金庸小說影響力更大的四大名著,版權價值反而更低,主要是因為,四大名著已經是沒有版權保護期的公共版權,誰都能改編的版權,沒有壟斷價值。這類版權,新創業系相對其他資本,並不佔據優勢,所以,林棋雖然也會投資一些四大名著改變的作品,但卻不會將其當做獨門版權優勢。
相對於,金庸世界觀、型月世界之類的版權壟斷優勢的資源,反而是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進行開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