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章 第三方開發商的崛起,大國文娛,香港大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87年1月,新創業電子公司年報出爐。過去的一年內,公司營收增長到了417億美元的新高。與此同時,淨利潤更是突破35億美元。
營收和利潤持續增長,這也並未出乎林棋的意料。因為,過去一年裡面,公司不僅僅盤古主機銷售繼續增長,而且,隨著硬體配置不斷升級換代,消費者平均支付的金額穩步提升。即使如此,新創業系的電腦依然擁有絕對的價效比優勢。
以至於,PC陣營的大佬IBM都有點後悔,當初為什麼貿然採用了英特爾公司的X86架構的CPU作為核心。如果,IBM有耐心一點,完全可以自己研發,或者是收購精簡指令集架構研發團隊的其中一家,就可以讓PC的效能不弱於盤古。
只可惜,PC上市6年多,包括相容機累計銷售了7000多萬臺。而硬體和軟體廠商,為了X86架構微機,研發了大量的應用。這造成了PC陣營的既得利益者投鼠忌器,明明知道X86晶片先天不足,不能跟精簡指令集的晶片抗衡。
但是,各大廠商只能睜著眼睛說瞎話,指出包括XRM晶片在內的精簡指令集架構的晶片,都有一堆的缺陷,比如,相容性不好……
這讓很多業界人士打心底發笑,什麼叫相容性不好?所謂相容性,不過就是主流的科技公司,都願意為其開發軟硬體,主動跟其相容。這種雙方一拍即合的事情,更多取決於技術平臺的影響力。
比如,IBM公司剛剛推出PC的時候,已經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電腦廠商,其製造的大型計算機和小型機,一直是業界技術的風向標。美國政府機構和企業,買其他公司的產品,無論是買貴了還是買便宜了,都可能遭到別人質疑,但是購買IBM的產品卻很少有人會質疑。
這種影響力,使得PC一推出,並且,IBM宣佈對外開放技術,用不了多久,PC就迅速的成為了主流的微型機,歐美地區的政府、大企業和高校,很多都選擇IBM公司的PC作為辦公電腦。
像蘋果公司這樣更早佈局微型計算機,並且,一度成為微型計算機行業絕對的霸主。也迅速的輸給了PC。主要原因就是PC能獲得大量的政府採購和大企業採購訂單。
新創業電子因為知道在這個時代最熱門的辦公市場跟IBM對壘,恐怕不會是其對手。所以,初期盤古主機是以遊戲機的名義,攻佔個人消費者市場,避免了跟PC短兵相接。盤古主機使用者群體不斷增長之後,自然而然擁有了大量跟辦公、生產相關的應用軟體,而不僅僅是娛樂用途的遊戲機。現如今的盤古,已經從防禦,轉為向PC陣營核心市場進攻。當然了,PC陣營也做出反制,研發了一些高效能的遊戲電腦,進攻遊戲市場。
基本上,PC和盤古,你搶佔我的市場,我也搶佔你的市場。最終,誰勝誰負,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整個86年計,PC陣營大致上出售了2600多萬臺電腦。但這是數以百計的PC品牌加起來的銷售業績。至於,IBM公司銷售雖然佔據大頭,但也僅銷售了1000萬臺PC。
而新創業電子的盤古電腦,全年累計銷量達到2100多萬臺,跟PC陣營的差距進一步縮短。與此同時,所有銷量都是新創業電子公司一家的成果。所以,新創業電子堪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微型計算機廠商。
與此同時,新創業電子過去只買主機,不買顯示器,但從86年開始卻是搭配顯示器銷售。僅顯示器的銷量,全年就高達1700萬臺,這也是86年,新創業電子的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過去的一年,我們新創業電子集團,繼續維持快速而穩定的增長態勢。”林棋回顧了年度財務報表的簡報之後,表示說道,“不過,我注意到,全年的銷售增長,絕大部分都是硬體的銷售所貢獻。扣除了硬體增長部分,我們的軟體業務和知識專利授權業務等等,增長速度甚至不能同步硬體板塊的增長……包括遊戲業務在內的軟體板塊業務,雖然貢獻了80億美元的營收,但增速卻不足20%,遠落後市場平均增速,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老闆,軟體板塊的增速降低,但是卻貢獻了大部分的淨利潤。單純以淨利潤而言,軟體這一塊全年稅收淨利潤就達到25億美元,逼近去年我們集團公司總利潤。收入增速放緩,但利潤釋放卻超過預期!”張茹拿著一份檔案,說道,“而軟體業務增速減緩,主要是因為,盤古平臺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和應用軟體廠商的崛起。僅以日本市場而言,現在的日本市場,盤古平臺的遊戲和軟體市場規模已經接近6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