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4章 這個禮包恁大了些,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衡自建康動身返回長安前,楊廣再三叮囑他,此行事關重大,務須說服朝廷支援在江南推行新政,故而他在返抵長安後,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甚至連長安的家都沒回,就前往大興宮求見皇帝。

楊堅近日來關注的重點不在江南,而在塞外。儘管南陳殘部王仲宣發動的叛亂曾一度波及浙東,但隨著以洗夫人為首的嶺南諸蠻部落歸附朝廷,配合官軍迅速轉守為攻,叛軍的敗勢已定,而與此同時,在北方,雖然楊素大敗西突厥達頭可汗,可隨著東突厥的元氣日漸恢復,都藍可汗意欲擺脫對大隋的依附,恢復突厥草原霸主地位的跡象日益明顯,為此,楊堅不得不指派朝中首相高穎親自坐鎮幷州,防範東突厥生變。

由於形勢所迫,高穎一時還難以從幷州抽身,朝中楊堅身邊急需一位有實際統軍經驗的大臣幫他參贊軍機,加之楊素統軍新勝,於是,他就自然而然地被楊堅委以重任,改而冊任為了尚書右僕射,並在高穎不在朝中期間,實際上成為了朝中首相。

在得知張衡奉楊廣之命還朝呈報奏章的訊息後,楊堅並沒有吩咐人去傳太子楊勇前來,只和正在臨德殿商議朝務的楊毒癮一道傳見了張衡。

待楊堅接過張衡呈上的奏章,細細看罷,緊鎖雙眉,未置可否,順手將奏章遞給了楊素,爾後向張衡問道:“江南目下的局勢穩定否?前番刺殺子相的兇手可曾捉拿歸案?”

張衡躬身拱手答道:“稟皇上,晉王已命韋晃統帶十萬大軍,會同數萬蠻兵,將王仲宣叛軍殘部圍困於嶺南番禺城內,江南境內由叛亂引起的騷動已日漸趨穩,為江南長治久安計,晉王在召集各州郡吏員會議後,向朝廷呈報了這道奏章,待皇上詔準後,擬於江南各地推行。關於行刺王僕射一案,晉王正在命人詳查之中。”

“唔,堂堂朝廷宰相,被人刺殺於公廨之中,此案決不可等閒視之,務必將兇手捉拿歸案,押送長安,明正典刑。”楊堅說著,將目光轉向了楊素,想先聽聽他對楊廣所上這道奏章的看法。

楊素會意,上前將奏章交還給楊堅,抱拳說道:“臣注意到晉王欲請朝廷頒下賞格,懸賞捉拿首逆元兇,臣對此並無異議。然就晉王奏章中所請欲在江南推行均田制一事,心中尚存二三未解之事,能否容臣向張長史面詢一二?”

“準。”

楊素得到楊堅的允准,轉過身客氣地衝張衡問道:“請問張長史,目下江南全境可授之田地總數有多少,可受田的人丁總數又有多少?這其中原繫有主的田地,新開的荒田分別是多少?”

張衡對此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一份詳細的人丁、田地冊子呈給楊素,答道:“楊僕射請看,這是一份江南各地新匯總上報的人丁、田地籍冊,上面詳盡列明瞭各類田地和男女人丁數目。”

楊素回身望了一眼楊堅,見他無話,方從張衡手中接過那份籍冊,仔細看罷後,皺著眉頭問張衡道:“我觀這份籍冊上所列田地,大多皆是南陳時有主之田,試問,如依晉王所奏,將這些有主之田盡均授予人,且對原田主並無稍加補償之措施提出,如此行事,會不會招致原田主的反對,給江南局勢帶來更大的隱患?”

“皇上,楊僕射容稟。開皇九年,皇上興兵伐陳,一舉結束了南北分治的局面,實現了華夏一統,江南全境從此皆為王土,哪兒還有原田主之說,此為其一。”張衡正色答道,“其二,經江南各州郡呈報,目下江南各地田地,百畝之中倒有大半為撂荒之地,田產歸屬不明,百姓無心耕種,實為江南至今動盪之源頭,急需朝廷推行田地新政,加以改變,而晉王素知皇上有恢復上古均田制之心願,體察江南世情民意,欲在江南各地首推均田制,也是為了達成皇上宿願;其三,楊僕射方才所說如推行均田制,理應對原田主稍做補償一事,下官受晉王所託,曾對江南各地的世家大族人丁及擁有田畝數目做過一番核查,經核查發現,如均田制一經推行,這些世家大族(原有田主)因其族內人丁眾多,可受田畝總數仍遠遠多於其它人等,只是同之前相比,大大限制了其僱傭佃客為其耕種,鼓勵他們自行耕種,自食其力,非但不會造成更大的隱患,反而更利於江南的長治久安。”

“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建平所言甚是。江南既已歸化,江南百姓皆為朕的子民,理應由朕授予其田地,供其餬口、生活。”不待楊素開口反駁,楊堅聽了張衡的這番話,已是頻頻點頭,稱許道。

楊素聽皇上開口對楊廣奏請在江南推行均田表示了贊同,自已心中雖仍懷有質疑,也不便再對此多說什麼了,遂改口向張衡問道:“晉王奏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