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3章 嶺南叛亂,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委派李靖率領驃騎營一營人馬再次趕赴浙東剿匪,同時自己在廣陵開始著手準備舉辦千僧會,以期藉助在江南佛界享有祟高聲望的法華宗開山宗師智覬大師的影響力,透過宗教這種途徑收攏江南民心,達到撫綏江南的效果。
然而,僅僅在李靖奉命率領人馬離開廣陵十多天後,從嶺南傳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在隋朝興兵平陳一役中僥倖流竄至嶺南一帶藏身的南陳舊將王仲宣糾結了數萬南陳殘部,與嶺南諸蠻部落結成同盟,公然扯旗造反了。叛軍接連攻下了隋軍佔領的數座州城,兵鋒直指浙東的會稽。
楊廣接報後,一面急命會稽郡守韋晃統領本部兵馬嚴防死守,務必將叛軍阻擋於會稽城外,一面從建康召回張衡、裴蘊二人,緊急會商平叛事宜。
其時,宇文述已奉調回京,為防範躲藏於暗處的“雁巢”殘部趁機生亂,楊廣沒有傳命率軍駐守建康的大將軍梁默一同來廣陵議事,嚴命梁默加強建康城的警戒,保持高度戒備。
張衡自與宇文述、段達三人聯手,決定要扶保楊廣入主東宮以來,這些天來可謂是全心全意地為楊廣撫綏江南,營構江南這塊立足之地在不停地忙碌著,在蔣山督促重建謝氏宗祠的施工現場接到楊廣的傳召後,顧不得回城,即直接渡江趕到了廣陵來見楊廣。
“建平,王仲宣起兵叛亂一事想必你已聽說了吧。我欲趁此機會,麾師南下,一舉枚平嶺南,你以為如何?”
張衡走進廣陵總管府的議事廳時,只見楊廣正俯身於輿圖前審視著嶺南一帶的地形,頭也不抬地向自己問道。
“王爺發兵前,最好還是派人去問問朝廷招安嶺南蠻族部落的進展情況吧。據我所料,王仲宣叛軍兵鋒如此強健,多半已事先與嶺南諸蠻族部落結成了同盟,倘能使這一同盟不攻自破,則平叛之事只需派一偏師即可,又何勞王爺盡發江南大軍千里跋涉南下呢?”張衡走到楊廣近前,拱手建言道。
“建平提醒得是,我只想著發兵平叛的事,卻把此前朝廷派員招安嶺南諸蠻的事給忘了。”楊廣聽了張衡的話,恍然大悟道。
“從時間上估算,若是朝廷派往嶺南招安的欽使行程順利的話,這幾日應當抵達嶺南,與洗氏夫人會了面。稍後定會有訊息傳來的,王爺請耐心等待幾日,只要韋晃率軍守住會稽,江南可保無虞。”張衡進而提示楊廣道。
與此同時,在與廣陵相距兩千裡之外的嶺南洪州城中,隋朝派往嶺南招安諸蠻的欽使——吏部侍郎裴矩正與嶺南諸蠻族部落的大首領洗夫人進行著會晤。
洗夫人在嶺南方圓幾千裡是位傳奇式的人物,她年輕時嫁入了嶺南馮家,曾經幫助夫家從普通的土司一躍成為在嶺南擁有最廣闊土地的大部落首領。
更為難得的是,洗夫人雖是一介女流,卻極具慧眼,深明大局,在她力主下,嶺南諸蠻族部落紛紛向南朝獻貢歸附,結束了部落之間多年以來紛爭不斷的局面,為此,南朝中的兩個朝代:梁、陳,都曾正式冊封洗夫人為嶺南大郡的郡守,嶺南諸蠻部落的大首領。從某種程度上,洗夫人可以稱得上是嶺南王。
楊廣統軍攻破建康,討滅南陳之後,隨即命被俘的南陳後主陳叔寶致書洗夫人,勸她改向隋朝稱臣,率領諸蠻族部落歸附隋朝。此事後因高青蓮從高句麗奔回江南後,派人從中做梗不了了之。
此番裴矩再次前來嶺南招安,不僅隨身攜帶了大隋皇帝楊堅的冊封詔書,持有楊廣從南陳後主陳叔寶手中索得的一柄扶南犀仗作為信物,而且還送回了被當作南陳細作在長安坐了十年天牢的洗花兒,可說是志在必得,對成功招安洗夫人寄予了厚望。
在得知隋朝招安欽使抵達洪州的訊息之前,洗夫人其實已經對嶺南諸蠻族部落聯盟中有幾個部落揹著自己與南陳舊將王仲宣結盟,助其起兵反叛一事有所耳聞,只是一方面對箇中詳情瞭解得還不確切,另一方面考慮到自己仍是南陳冊封的嶺南郡守,故而未加干涉。
此次與裴矩會晤時,親眼見到那柄早在南陳後主繼位時自己獻給他的扶南犀杖由隋朝欽使攜來,轉交到了自己手中,洗夫人這才確信南陳已被隋朝攻滅,整個疆域現已劃入了隋朝境內,加之又與自己最鍾愛的孫女洗花兒劫後重逢,感受到了隋朝皇帝招安自己的誠心,洗夫人當即做出決定,率領嶺南諸蠻部落改向大隋稱臣。
裴矩此行未費半點兒周折即大獲成功,自是大喜過望,當場宣諭,冊封洗夫人為隋朝的龍城郡君,繼續統領嶺南諸蠻部落,並特別向洗夫人說明,晉王楊廣現奉旨駐蹕廣陵,所有南陳舊地皆歸其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