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5章 有親來投,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厄的貼身侍女綠蘿應聲而入,手裡不僅捧著蕭厄的金針匣子,匣子上還放著一個錦囊,走到蕭厄身前,輕聲提醒蕭厄道:“王妃,這是您要婢子暫且保管的物件,婢子一併給您帶來了。”
蕭厄經綠蘿提醒,才恍然想起一件事來,吩咐綠蘿將自己的金針匣子先放在几案上,收拾了几案上剩下的飯菜退下,單將那個錦囊拿了起來,向楊廣致歉道:“方才只顧著說話,一時倒給忘了。這個錦囊是我離京來幷州前,王爺留在長安府中的那名近衛張須陀託人帶進宮來,說是請我帶來幷州交到王爺手上的。”
這是自安若溪自盡身亡後的數月以來,張須陀託人給自己帶來的第一封書信,楊廣急忙從蕭厄手中接過錦囊,也顧不得請蕭厄替他行針解乏,就立在原地未動,拆開錦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與先前的那封書信截然不同,張須陀的這第二封來信當中滿篇都是在向楊廣稟報關於他受命暗查心意師太的進展情況。
出於保密的考慮,楊廣拆開錦囊才看了幾眼,便抬頭對蕭厄說道:“王妃還是暫且到側殿休息吧。”
這一回,蕭厄沒有拒絕,而是嫣然一笑,點點頭,勸楊廣道:“那妾身就先去瞧瞧簡兒,王爺也莫要太過勞乏,還須顧及著自己的身子,量力而行才是。”一面說著,一面轉身緩緩走出了寢殿。
待蕭厄離開寢殿後,楊廣才凝神屏氣地仔細觀看起張須陀的第二封書信來。
令楊廣感到喜出望外的是,張須陀在第二封書信中向楊廣報告了他在最近數月以來暗中監視心意師太過程中的兩項重大發現:
其一,張須陀經過長期對心意師太的暗中發現,終於發現了心意師太一直不肯輕易離開萬善尼寺的真正原因:萬善尼寺的明經堂附近很可能埋有心意師太至親至愛之人的屍身或者遺骨,每逢朔望之日的深夜子時,張須陀潛伏暗處,總能窺探到心意師太獨自一人來到明經堂外,在堂前香爐中燃起三柱香,默默地衝天禱告一番後方肯回房休息,數月來無論風霜雨雪,從未間斷過一天。更加引起人注意的是,張須陀之後曾密查過和心意師太有過親密關係的所有人的埋身之所:包括她的父母以及夫君——前朝明帝,結果卻一無所獲。唯一沒有查到的是,在傳言中可能和心意師太多年前有過男女私情的前朝權臣宇文護,在其被前朝武帝誅殺後,屍身不知葬到了何處。
張須陀在信中雖未明說,可言處之意卻一目瞭然:他懷疑宇文護死後,屍身被其生前相好心意師太悄悄地埋葬在了萬善尼寺的明經堂附近,正是由於心意師太對宇文護愛意未泯,所以才推三阻四地執意不肯離開萬善尼寺,以便能守著心愛之人,方便隨時祭拜。
閱信至此,楊廣聯想起了五年前清查石屋院那晚發現的那條通往萬善尼寺的秘道,暗自想到:倘若張須陀所料屬實,那麼這條以便於其母前往寺中禮佛為名義修建的秘道,很可能是宇文護於前朝明帝死後,身為明帝寵妃的心意師太遁入空門,入萬善尼寺出家後,為便於他和心意二人相互往來,繼續保持秘密交往而專門修建的。只是尚不清楚,身為“雁巢”中人的洗花兒和袖紅兩人是否也在利用這條秘道和萬善尼寺中的同夥、上司(首先懷疑的物件仍是心意)保持聯絡?
張須陀在監視心意師太過程中的第二個發現相比第一個發現顯得有些偶然,卻引起了楊廣更大的關注:就在前不久,心意師太的同胞兄弟顧生從江左到長安投奔他的姐姐來了。
楊廣去歲還朝時就聽王世充詳細介紹過心意師太的出身、來歷,當時正是在聽王世充介紹了心意師太出身於江左四大姓之一的顧氏一族之後,才引起了楊廣對她的最初關注。此時見張須陀在信中寫到心意師太的同胞兄弟於多年以後忽然從江左南陳國中來到隋都長安投奔心意來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穫。至少,從這一件事中可以想見,心意師太這麼多年來很有可能和江左保持著某種聯絡。
不過,令楊廣多多少少感到一絲失望的是,張須陀僅僅是在信中向他報告了這一訊息,並未據此做出任何建議性的判斷,譬如,懷疑顧生是南陳朝廷派來同心意師太取得聯絡的細作之類。
倒是由心意師太將不遠千里投奔自己的同胞兄弟安置的去處,使得張須陀無意當中對另一個人產生了懷疑,也引起了楊廣的高度關注。
據張須陀在信中說,心意師太在顧生到寺中投奔她的第二天,就把顧生託付給了萬善尼寺的知客執事——心儀師太,請她為顧生在長安城中尋下個餬口度日的活路。
心儀師太在寺中擔任知客執事,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