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9章 揭出了另一樁大案,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聽得瞠目結舌,難以想像李靖、劉居士等一幫半大的孩子在短短十幾天裡會有如此驚人的發現。

“你說得有理,接下往下說,梁默既然是從梁士彥那裡接受了指令,要他半道上刺殺殺父仇人之子攝圖,你又跑到蒲州去幹什麼?”

李靖受到楊廣的鼓勵,臉上綻開了笑容,繼續說道:“因對梁士彥產生了懷疑,我便重點對盛國公府進行了暗中監視。就在昨天,我跟蹤梁士彥的外甥裴通一路出了長安城,到了蒲州。結果,被我發現了他們的一個重大陰謀,故而今日才急於來向王爺稟報。煩請王爺將此事及早向皇上稟告,對梁士彥等人果斷採取處置措施,免生禍亂。”

見楊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李靖這才道出其中原委:“我跟蹤裴通來到蒲州,發現他進城之後直接去了一座府宅,便尾隨他翻越院牆進了那座府宅。裴通像是和這座府宅的主人十分熟絡,進院之後也不經人通稟,徑直進了府宅中的正廳,我便趁人不備,悄悄地藏身正廳窗外,偷聽裴通和那座府宅主人的談話。原來,裴通是奉了梁士彥之命,來到蒲州指使人擷取朝廷經蒲州調往西北軍前的軍資、調布,在當地招募盜匪,組建成軍,意欲舉事叛亂的。我一驚之下,未及聽完二人的談話,便溜出了宅院,經向當地人打聽得知,那座府宅的主人名叫薛摩兒,官居蒲州刺史府司馬。由於事關重大,我一刻未敢耽擱,連夜返回了長安來面見王爺報信。”

調查梁默,居然牽扯出了梁士彥密謀叛亂這樁大案,楊廣不由得對李靖刮目相看,心中暗暗讚歎道:果然不負“軍神”盛名,小小年紀,便能見微知著,順藤摸瓜,揭露出這麼一樁驚天大案。

同時,因念及此案案情重大,所涉及的很可能不止梁士彥一人一家,且朝中剛剛出了高德上書這件事,自己不意間也受到了父皇的懷疑,楊廣聽罷李靖稟報過案情,蹙眉思索了多時,方盯著李靖問道:“你敢不敢隨我入宮面見父皇,當面向父皇稟明這一切?”

李靖猶對高德上書一事一無所知,哪裡理會得楊廣要他當面向皇上稟奏案情原委的真正用意,想都沒想,昂首答道:“小兒願往。”

楊堅在臨德殿內聽蘇儀兒報說楊廣有事要求見自己,誤以為楊廣入宮來向自己辭行,心中對楊廣的表現還算是滿意,及至聽跟隨楊廣同來的李靖向他當面稟報罷助楊廣清查汾河驛行刺攝圖一案的前後經過,不無驚詫地掃了楊廣一眼,用嚴厲的口吻向李靖問道:“你方才所說,都是你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嗎?”

“回稟皇上,如有半句虛言,小兒情願以命相抵。”李靖慨然答道。

“阿縱,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楊廣早就預料到了父皇聽罷李靖的稟報,會首先徵詢自己對此事的看法,已在帶李靖入宮晉見的路上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在心裡打好了腹稿,此時聽父皇果然開口問及自己,遂從容答道:“依兒臣推斷,李靖的奏報大體屬實。此必是梁士彥等人早懷不臣之心,暗中謀劃良久,因前不久王誼謀逆案發而受到驚嚇,這才決意提前發動叛亂。據兒臣所知,自司馬珞入萬善尼寺出家以來,梁士彥說曾指使其愛妾多次與司馬珞密晤,欲謀不軌,且與梁士彥交往密切之舒國公劉魴,雖昔日曾對父皇有過定策之功,然而,早在五年前兒臣奉旨清查會真大師橫死一案時,就曾懷疑他與南陳安插在長安城中的細作私相勾結。特別欲提請父皇關注的是,英國公宇文忻既與劉魴、梁士彥等人甚為友善,目前深得父皇器重,委以右領軍大將軍要職,手握禁衛軍權,倘若一旦和劉、梁沆瀣一氣,梁士彥指使薛摩兒擷取軍資、調布在外招賢募叛軍,宇文忻率軍於長安禁宮之內發起叛亂,裡應外合,則形勢危矣。唯請父皇需提前加以防備才是。”

“依你之見,梁士彥欲謀發動叛亂一事和前兩日高德上書勸朕退位一事,二者之間有沒有聯絡呢?”楊堅的目光像一把利劍,直插向楊廣心底。

“兒臣以為,高德上書勸父皇退位,其背後一定是‘雁巢’的關自在在暗中主使,而劉魴早就與南陳有所勾連,不能排除劉魴、梁士彥,甚或宇文忻等人和關自在共謀行事的可能性。”楊廣迫切地希望父皇楊堅能夠收回詔命,允許自己留在長安城中繼續清查關自在一案,故而有意無意地將梁士彥一夥的欲謀叛亂和關自在扯上了關係。

“朕前日就已傳命各州府衙署,繪影圖形,嚴加緝拿高德,一旦將高德捉拿歸案,朕相信,躲在幕後主指高德上書之人就要現出原形了。”楊堅對楊廣的判斷未置可否,意味深長地說道,“阿縱,你準備何時動身返回幷州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