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8章 萬里追兇,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不說南陳帝都建康的附馬府中,許德言和樂昌公主陳長樂以破鏡作為彼此信守承諾,永不相負的信物,約定日後破鏡重圓,忠貞不渝,回過頭來再說楊廣。

按照高穎的建言,為儘快趕赴前敵統軍上任,楊廣不等虞孝仁出京迎回數月前奉旨出使高句麗的使節及焦二一行,即率領晉王府五百驃騎,盛陳兵馬大元帥之威儀,在長安城外的灞橋驛辭別了父皇楊堅,一路浩浩蕩蕩地向東而來。

及至出了潼關,走至東都洛陽附近,忽聽前方來報,稱門下納言蘇威帶領東都文武官員出城五十里,前來迎接楊廣一行。

楊廣接到此信,只帶了劉方、鮮于羅等幾名近衛,會同張衡等人,縱馬出列,率先趕來與蘇威見面。遠遠地望見蘇威等東都官員的身影之時,楊廣即翻身下馬,徒步來至長亭近前,衝蘇威抱拳施禮道:“學生何敢勞老師親自出城迎接,在此向老師賠禮了。”

蘇威於開皇初年間因主張與進攻至渭水之濱的突厥講和而罷相,直至五年後才恢復了相位,改任門下納言一職,且受皇帝倚重,命他暫代犯過受到軟禁的太子楊勇出鎮東都,撫綏關東。此次得知楊廣被冊任為統軍伐陳的兵馬大元帥,蘇威頗為他感到高興,又因前兩年自己在京兆尹任上沒能很好地保護好楊廣麾下的張須陀,心中一直對楊廣懷著一份歉意,便尋思著趁楊廣前往淮南赴任路經東都的機會,遠赴五十里之外前來迎候楊廣,略作彌補。

“大元帥如此說,是折殺了下官了。”蘇威忙走近前來雙手扶起楊廣,和他並肩攜手步入長亭坐下,手指隨行的人群之中向楊廣說道,“王爺請看,數月前朝廷派往高句麗出使的祠部郎中封倫也在東都恭候王爺多日了,因虞孝仁此前帶來王爺的將令有言,命出使高句麗使臣就在東都候著,待見過王爺後再回京見駕,因此下官今日帶他一同接王爺來了。”

蘇威話音方落,楊廣已見從隨行的東都眾官員當中閃身走出一位冗長臉盤,白淨面皮的年輕官員,上前衝他躬身施禮道:“下官封倫奉旨出使高句麗還朝,奉將令在此恭候王爺。”

楊廣張眼向封倫身後望了望,不見有焦二跟隨,遂問道:“倘若本王所記不差,你此番出使高句麗至少也有上百日之久了,為何遷延如此之久才回來呀,此行還順利否?”

封倫心知楊廣最急於知道的就是關於他是否從高句麗押解“雁巢”大頭領關自在還朝一事的訊息了,並沒急於答話,而是將目光轉向了陪坐在旁的蘇威。

蘇威恍然省悟過來,忙藉口需率一眾東都官員先行返回城內為楊廣設宴洗塵,向楊廣告辭走了。原本熙熙攘攘的長亭之中片刻之間只留下了楊廣一行和封倫本人。

“說吧,究竟出了什麼事?”楊廣送走蘇威等人,轉身回到長亭中,迎面正和封倫打了個照面,依稀覺得他有些面熟,可一時間又回想不起之前在哪裡見過他,便一邊仔細回憶著,一邊淡淡地衝他問道。

“回稟殿下。下官等此次奉旨出使高句麗,不慎被高湯所矇騙,整整在其國都長安之中白白等了一月有餘,後來還是殿下府中那位焦將軍密訪暗查,才得到確切的訊息,高連升早就被高湯放出國去了,最有可能的去向是返回了南陳。”封倫不敢有絲毫隱瞞,如實向楊廣作著稟報。

楊廣在他向自己稟報之時,不住地審視著封倫,越發覺得他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像極了深藏於自己記憶深處的一個人,可就是想不起來那人是誰,及至聽說封倫此行未能從高句麗國內押解高連升回朝,臉色登時陰沉了下來。

“下官雖未能從高句麗押解高連升回朝,但也並非全無所獲。高湯為表達其臣服我大隋的誠意,上表朝廷,願意每年增加若干朝貢,並隨後即遣其王子來長安居住。”封倫抬眼瞅見楊廣臉色不善,忙不迭地補充、解說道。

鑑於前次北境雖有訊息稱是高句麗王高湯派人暗中聯絡東突厥,欲與其聯手舉兵瓜分契丹的牧場,而在那之後,卻是東突厥單方面舉兵東侵,且被打得大敗而歸,沙缽略可汗攝圖也在那一役中身中數箭,終至不治而亡,可率先挑起事端的高句麗實際上一兵一卒未發,故而隋朝手中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指證高句麗欲在北境為非生亂,所以封倫此次出使高句麗,雖沒能押解高連升回朝,但得到高湯質子加貢的承諾,也還算是圓滿、順利。

“你與焦二是何時分手的,如今知道他確切的去向嗎?”楊廣無心聽封倫在自己面前表功,只就自己關心的事情向他問道。

“焦將軍與下官是在高句麗都城長安分的手,至今也有一月多了吧。臨行前,他叮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