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8章 帝王心思你莫猜,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驚異地發現,自從他被封為太尉,手握天下各路兵權以來,自己在朝中越來越孤立了。

非但先前支援太子楊勇的眾多朝臣更疏遠了他,即連像虞慶則這樣昔日和他比較親近的大臣也有意在躲著他。

其實,楊廣也不願當這個太尉,將自己置於和太子楊勇竟爭皇儲的境地中去。甚至他還找張衡、段達等人商量過,欲主動找父皇楊堅,辭去這一官職。

可是,身為他幕府中第一智囊的張衡卻堅決不同意他這麼做。

張衡給出的理由是,楊廣不僅在諸皇子中,即便同當朝數一數二的大將相比,近些年為朝廷立下的戰功也毫不遜色,甚至無人可比,而隨著楊堅年紀漸長,他確實需要一位皇子來代表他掌握天下兵權,這是最主要的一點。

其次,太子楊勇犯的不同尋常過錯,對他擅自擴充東宮六率的行為,楊堅表面上雖沒有嚴厲查究,但經此一事,父子二人之間原有的相互信任的基礎已不復存在。縱使楊廣不接受太尉的冊封,楊堅也決不會將兵權交到太子手中,多半會從楊俊、楊秀兩兄弟中選擇一位授予兵權,與其那樣,還不如由楊廣掌握兵權。

第三,不能排除楊堅有意將楊廣置於眾矢之的,風口浪尖的位置,以試探他有無和太子爭奪儲位的野心。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應對方法便是順勢而為,只要楊廣私心裡沒有當太子的心思,就決不至有任何危險的。

儘管張衡言之鑿鑿地提出了三條聽似在理的理由來反對他主動辭掌天下兵權,但楊廣憑直覺,還是能感受到包括張衡、段達在內,自已幕府中的所有人都有強烈推自己上位,和太子爭奪儲君之位的願望。這一點頗令他感到不安。

他魂穿回開皇元年,附身於楊廣身上時雖年僅十三歲,然而已預知了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跡,接下來就是太子楊勇被廢(儘管他不清楚楊勇被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當上太子,繼而做了皇帝,再後來就隋朝滅亡在他的手裡。

倘若按照張衡等人的意願行事,勢必不可避免地沿著真實歷史發展的軌跡一步步走下去,這對一個穿越者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

內心越是感到孤獨之時,就越需要身邊有一位自己對他(她)完全信賴的人可以一訴衷腸。

楊廣此時身不由已地開始懷念起了安若溪。要是安若溪還活著,她會要自己怎麼做呢?會不會也依照派她潛伏至自已身邊的宇文般若的設計,慫恿自己去和大哥爭奪皇位呢?

不,決不會。如果是這樣,那麼她就不會在臨死前主動告知自己她是宇文般若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了。

由安若溪,楊廣又想到了素有神女之稱的王妃蕭厄:蕭厄雖不如安若溪足智多謀,但從她贊同父皇僅用一紙詔書就使後梁歸化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心思清明,頗具大局觀,也是一位極為難得的賢內助。不妨聽聽她的意見,爾後再決定自己如何行事吧。

懷著這樣的心思,楊廣找到了蕭厄,向她傾訴了自己心中的苦惱,並請蕭厄替自己拿個主意,今後自己該何去何從。

由於前兩年宮中鬧鬼,而蕭厄素有神女之稱,所以皇后一直未放她出宮回府去住。楊廣統軍伐陳成功還朝後,仍和蕭厄帶著兩個孩子住在蘭芷宮中。

在蘭芷宮的寢殿內,蕭厄聽罷夫君的講述,只微笑著問了楊廣一句話:“王爺有無和太子爭奪皇儲的心思呢?”

“沒有,決沒有。”楊廣當即擺手否認道。

蕭厄笑了:“那妾身怎麼瞧著王爺像是心動了呢?倘若王爺心如止水,毫無當太子、做皇帝的心意,即便父皇命你參掌朝政,你也不會往這上頭想的。妾身說得對不對?”

“可是......現如今的形勢是:即便我沒有這個心思,在別人眼中,我已成為了父皇選定的另一位太子人選,這是我無法向大哥和朝臣們辯解清楚的。而建平他們又不贊同我辭掌天下兵權,認為父皇不會因我辭掌天下兵權而將兵權交給大哥。你說我該怎麼辦?”楊廣有些煩躁地向蕭厄解說道。

“父皇既冊封你為太尉,將天下兵權交由你來執掌,必有他的道理。妾身也不贊同王爺辭掌天下兵權。”蕭厄態度明確地答覆楊廣道,“王爺可還記得開皇五年間,高德上書一事發生時,父皇是如何應對的嗎?”

楊廣心念一閃,忙問蕭厄道:“王妃的意思,是要我出鎮外藩?”

“嗯,妾身記得年幼時寄養於伯父家中,曾聽伯父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數十年前,梁朝因侯景之亂滅國後,伯父兄弟三人攜蕭氏宗族逃到了大江中游一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