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以一貫之,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話音未落,李渾已再次翻身撲倒在他腳下,聲嘶力竭地叫嚷道:“王爺欲增兵北路,莫不如答應末將親率三五十敢死之士,潛入定州,殺了胡酋窟合真,替我三哥報仇吧。”
楊廣眉頭一皺,將目光轉向一直沉默不語的行軍總管周搖,徵求他的意見道:“周總管,我素聽六叔稱讚你用兵穩健,未慮勝,先慮敗,頗有大將之風。但就目前形勢觀之,不知你持何主見啊?”
“稟元帥,方才杜總管之言,確屬實情。比較突厥東西兩路兵馬的戰力而言,似乎西路軍雍虞閭所部更勝一籌,對幷州城造成的威脅也遠大於東路軍窟合真、染干所部,但末將想提醒王爺注意的是,即便我東路軍大部增援北路,與已佔據雁門關燕榮所部南北夾攻,能速戰速決,將雍虞閭所部近十萬大軍殲滅於雁門關與幷州之間嗎?”周搖沒有正面回答楊廣,而是先反問道。
“縱使無法全殲敵軍,至少也能解了幷州之圍吧。”杜彥搶先爭執道。
“十幾天前,元帥定策,指揮我軍大敗突厥東路先鋒,迫使其敗退定州,自那時起,幷州就已無圍,又何來解圍之說呢?”周搖微微一笑,提醒杜彥道。
“那,依周兄之見,是欲勸元帥從東路發起反攻嘍?可你別忘了,此次突厥兵分兩路來犯,是以雍虞閭所率之西路大軍擔任正面主攻部隊,而窟合真所率東路軍不過是從側面配合罷了,眼下放著北路出現的大好破敵良機於不顧,捨近求遠,欲首先選擇於東路發起反攻,你不覺得於用兵之道頗有不合嗎?”杜彥說著,竟動起氣來。
“杜兄莫惱,且聽我細細道來。”周搖衝楊廣抱了抱拳,向杜彥解說道,“燕榮總管雖已從突厥人手中奪回了雁門關,看似我軍已將雍虞閭所部圍在了雁門關與幷州之間,然傾我軍全力也不易將其全殲,反而待拖至時日已久,駐守關外白道州之沙缽略主力一旦獲知雁門關失守的訊息,發兵來攻,我軍極易腹背受敵,重新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既然如此,不如索性網開一面,利用雍虞閭急於率軍撤至關外的心理,放其出關。同時,集中我軍主力,自東路向定州發動反攻,將窟合真所率東路突厥大軍驅逐出關外,以免其轉而進攻我河北道東線諸州。如此,方可收事半攻倍之效,全線打退來犯之敵,確保關內諸州無虞。早在十幾天前,元帥就定下了這一作戰大略,於今之際,須當以一貫之,堅定不移地實施之即可,不必因北路小勝而動搖了既定方針。”
楊廣聽得周搖建言,要放雍虞閭一路突厥大軍出關,集中全部兵力,對定州展開反攻,頓覺思路豁然開朗,忙向他追問道:“雍虞閭肯主動撤至關外,自是本王求之不得之事,但不知周總管有何妙策,才能迫使突厥西路大軍撤出關去?”
“此事倒也不難。但須效仿此前王爺修渠引水出關的做法,給雍虞閭造成我軍增兵北路,欲將其所部人馬全殲於關內的假象,爾後秘令燕榮總管讓一條出關的道路給突厥大軍,放其出關即可。到時雍虞閭唯恐其歸路被我軍切斷,只怕連雁門關都顧不得再佔,就會馬不停蹄地撤出關外去嘍。”周搖頗為篤定地答道。
“欲縱故擒?反其道而為之,周總管之言甚善。然則如此計被雍虞閭識破,又當如何?彼時我大軍已揮師東進,幷州城所留兵馬不多,倘若雍虞閭不退反進,強攻幷州,該當如何應對?”楊廣臉上的笑容一閃即逝,盯著周搖問道。
“此次揮師東征定州,重在東西兩路夾攻,而非單隻仰仗軍力的多少,因此,齊安公及兩位行臺僕射所領之原班人馬無需調往東路,仍留在北路威懾敵軍,庶幾幷州可以無憂矣。”周搖從容答道。
“好,好,好。”楊廣一口氣連說了三聲好,拍案而起道,“本王雖能料敵先機,卻不如周總管善分輕重緩急,思慮周全,方才聽周總管一席話,使本王毛塞頓開,頗有拔雲見日之感。李渾聽令。”
李渾精神一振,挺身抱拳應道:“末將在。”
“命你率領三千騎軍,繞過正面敵軍營壘,先行趕赴定州與東線我各路人馬取得聯絡,為我大軍向定州發動反攻做好準備,不得有誤。”
“末將謹遵將令。”
“杜彥聽令。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將染干所率突厥主力拖在原地,不使其回援定州,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接連傳下兩道將令,楊廣隨後把目光轉向了周搖,問道:“周總管,我意,由你率領本部人馬充任此次反攻定州的主將,但不知僅憑兩萬兵馬,能否打敗東路突厥大軍,將其逐出長城以北?”
周搖看看杜彥,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