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李祟殉國,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廣不意自己的心事被周搖說破,抬起眼來瞄了他一眼,冷冷地應道:“單從幷州一地我軍的軍力而言,周總管之言不無道理,但你別忘了,幽州總管李祟麾下還有三四萬兵馬,倘若他得知定州失陷的訊息,從幽州率兵自東路向定州發起進攻,而我大軍從西路夾擊,突厥縱有十萬大軍,又有何懼哉?東路轉守為攻,更為緊要的作用在於,河北道治下現有兵力,十之七八皆駐紮於幷州附近,一旦突厥人發現我方之兵力集結不均之弱點,東路軍揮師東進,改合圍幷州為攻取幽州,到了那時,竭盡我軍全力,保下幷州一座孤城,又有何用?故而,在獲知突厥此番南侵,是東西兩路並進的訊息後,本王確有意發東路大軍進攻定州,首先將突厥東路大軍殺退至長城以外,進而既解了幷州城燃眉之急,又可確保我河北境內大部免受突厥兵禍屠炭。目下唯一不能確知的就是,幽州我軍是否已得到了定州失陷的訊息,會否傾其全部兵馬猛攻定州。”

杜彥、周搖二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注目審視輿圖移時,俱抱拳衝楊廣說道:“元帥著眼於全域性戰事,高瞻遠矚,不類我等,只觀注於一城一地之得失,方才所言,確是反敗為勝之道。我等不才,願親提一支兵馬,從突厥人手中奪回定州。”

楊廣一雙眼睛仍沒有離開輿圖,搖了搖頭,說道:“昔日在長安時,我曾聽長孫先生講解過突厥用兵戰法,彼等於一戰落敗後,決不肯輕易罷兵服輸,必定會捲土重來。此時便貿然轉守為攻,以我軍現有之軍力,為時尚早,不如稍待些時日,再視情形而定吧。”

杜彥先聽楊廣說到要發兵和李祟所部東西夾攻定州,繼而見他又斷然否決了自己要求帶兵出征的請求,不解其意,正要開口問個究竟,被周搖暗地裡拉了他一把,在他耳邊小聲勸道:“王爺已有成竹在胸,你我二人不必多問,儘管聽王爺的將令行事便可。”

周搖聲音雖小,卻仍被楊廣聽了個一清二楚,抬頭衝二人一笑,說道:“我其實也無十成的把握,不過是迫於幷州與幽州之間的訊息通道已被突厥人完全隔斷,出於穩妥考慮,只能採取後發制人的策略罷了。兩位總管須當謹記,唯有突厥東路大軍再次進犯幷州之時,一旦察覺出其後方生亂,我軍方可出動進擊。”

“王爺是說,如今我軍既難以與幽州李總管取得聯絡,事先約定東西夾攻定州的時間,索性就等到定州戰事重起時,再轉守為攻,從西面對定州發動進攻嗎?”杜彥恍然省悟道。

幷州城北路,李徹等人率領著數萬殘兵敗將,採取穩守不攻的策略,勉強將雍虞閭帶領的突厥西路大軍擋在了幷州城北門以外,致使突厥西路大軍在攻下雁門關半個月內都無法進逼至幷州城下。而在幷州城東路,果如楊廣所料,窟合真親率東路大軍,於兩天後再次從東向西,對駐紮於幷州城東的隋軍發動了猛烈進攻,杜彥、周搖兩位行軍總管按照楊廣戰前做出的部署、安排,據壘固守,穩紮穩打,專等突厥後方亂起,再率兵主動出擊,展開全面反攻。

幷州城外的兩路戰事相持了十幾天之久,隋軍和突厥兩方的人員傷亡都達到了萬人以上,終於等到了突厥後方亂起的那一天。

不過,與楊廣事前所料不同的是,突厥東路軍主將窟合真率軍對幷州城東隋軍營壘久攻不下之時,突然接到來自定州城內留守部隊的稟報,聲稱有一小股隋軍從東面幽州方向偷襲了突厥東路大軍向關外撤軍的要道——砂城,切斷了他所率大軍的退路。

窟合真得報後絲毫不敢大意,立即傳命染干繼續率軍向幷州城東的隋軍發動猛攻,而他自己則率領著三千鐵騎一路疾馳,返回定州,趕來解砂城之急。

待窟合真帶領定州留守的一萬突厥軍隊,將一座彈丸之地的砂城團團圍起,派出斥候進一步打探得知,率軍偷襲砂城得手的正是隋朝幽州總管李祟本人。

帶領區區兩千人馬就敢來偷襲砂城,這位幽州總管李祟敢情是活夠了吧?窟合真得報後冷冷一笑,隨即下令對砂城發動了猛攻,想要在三兩天的時間裡全殲城中守軍,重新奪回砂城。

哪知,李祟帶來的兵馬雖少,論起作戰頑強來卻遠勝過攻城的突厥軍隊,窟合真指揮人馬,一連攻了七天,也沒能攻下一座小小的砂城,不由得有些氣急敗壞了。

這時,有帳中親信的謀士給窟合真出謀劃策:“特勤,據某所知,隋朝的這位幽州總管李祟是其朝中太師李穆膝下的三公子,如果特勤能許他以高官厚爵,勸他歸降我突厥,誘他獻出幽燕等州,豈不強於攻下一座幷州城?”

窟合真起初尚有些猶豫,認為一舉攻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