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7章 梅二之死,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蘊望著一臉困惑的楊廣,呵呵地笑了:“恰恰相反,如陳叔寶真的能幫王爺查詢出顧生謀逆一案的元兇,只怕皇上就要真的處置了他呢?王爺不妨設身處地地替陳叔寶想想看,他如幫王爺查破了此案,不就等於承認了他同所謂的南陳殘部抑或降臣之間仍有聯絡,有足夠的能力辦到即便是王爺也難以辦到的事嗎,如此的亡國之君,能得以善終嗎?”
楊廣細細琢磨著裴蘊的話,猛地雙手一拍,恍然道:“我怎麼這麼糊塗,沒想到這一層上來?”
裴蘊收斂笑容,正色對楊廣說道:“下官的本意是想提醒王爺,陳叔寶為求自保,決不會盡心盡力幫王爺查案,但這不等於說就排除了他身上的懷疑。根據陳叔寶近來的表現,下官推料,兩種可能性都在他身上存在:其一,他對顧生謀逆一案並不知情,也無心無力幫王爺查案,先前答應幫王爺查案不過是受王爺所逼的無奈之舉罷了;其二,陳叔寶意識到了如幫王爺查破顧生謀逆一案,非但不能使他處於更加安全的境地,反而會給他帶來滅菌頂之災,因此即便他知道些內情,為圖自保,也不敢將他知道的內情告知王爺。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下官透過這兩個月來對陳叔寶的暗中觀察,認為在朝廷的嚴密監視之下,陳叔寶決不可能親自參與策劃、操縱一系列的謀逆、復辟事件。”
楊廣思忖著裴蘊這番話的意思,沉吟著說道:“根據本王十幾天前造訪陳叔寶,他告訴我的那些稱得上是‘雁巢’核心機密的事情,要說陳叔寶對南陳亡國之後發生的一系列謀逆、復辟事件毫不知情,可能性不大,正如你方才所說,陳叔寶即便知情,也不敢將他所知的一切向本王和盤托出,給自己招來更大的麻煩。可是,目前的關鍵是,除了從陳叔寶口中挖出線索這一條途徑外,別的路咱們都走到頭了,也沒能找到一條有用的線索來,照此拖延下去,不知何時父皇才肯放我回江南?”
裴蘊極為了解楊廣迫切想要從長安這個是非之地脫身,早日返回江南的心情,遂拿出一份書信遞給楊廣,勸慰他道:“這是張長史派人才送來的一封書信,信中說,均田制已在江南各地得到了普遍推行,江南人心思安、局勢穩定,請王爺勿慮。我想,娘娘病體業已痊癒,且高僕射也返回了長安,輔助皇上執政,皇上遲早都會放王爺返回江南去的。至於說到查案一事,或許咱們還有一條路可以試著走走。”
楊廣眼前一亮,盯著裴蘊問道:“哪條路?”
“‘梅氏墳典行’的梅二先生。”裴蘊脫口答道,“下官曾聽張長史和屈突通將軍都介紹過,早在八年前王爺在京主持查破‘雁巢’一案,逼使顧盼兒(心意)不得不透過出賣‘雁巢’五千之從向朝廷投誠時,就特地留下了梅二此人做為誘餌,要將漏網的蕭如水、張仲堅之流一網打盡。此次跟隨王爺查破顧生謀逆一案,下官曾向屈突通詳細打聽過這些年來監視梅二的情況,雖無明顯異常之處,如王爺急於破案的話,倒可以趁勢收網,將梅二捉來問上一問,或許能從他嘴裡得到對破案有用的線索也未可知。”
“梅二?不是你今日提起,我還真將此人忘了!這麼多年了,他在屈突通的監視下就沒什麼特別的舉動?”楊廣滿懷期待地問裴蘊道。
裴蘊微微搖搖頭,安慰楊廣道:“梅二雖無異常的舉動,但依下官想來,一個人能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身處嚴密監視下好好地活著,也非一件易事。且他原就是高青蓮專門留在身邊用以傳達號令的關鍵人物,審訊梅二,說不準會令王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楊廣明知裴蘊這話裡安慰自己的成份居多,因想到陳叔寶這條路既走不通,眼下確無其它的途徑可走,遲疑著點點頭,吩咐裴蘊道:“傳命屈突通,秘捕梅二,不得走漏丁點兒訊息。我打算說服梅二向朝廷投誠,繼續留著他來釣梅大先生。”
裴蘊拱手領命,轉身去向屈突通傳達命令去了。
八年時間過去了,梅二在此期間始終處於屈突通的嚴密監視之下,對時隔八年的顧生謀逆一案,他又能知道多少內情呢?望著裴蘊離去的背影,楊廣心裡犯起了嘀咕。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楊廣就見屈突通神色驚慌地跑來稟報:“王爺,梅二被人殺了!”
“被人殺了?!”楊廣聞報,噌地就站了起來,瞪著屈突通問道,“什麼時候的事,兇手捉到了沒有?”
“稟王爺,人早就涼了。據裴都記室說,梅二被殺,至少也是三天前的事了。末將失職,特來向王爺請罪。”屈突通滿面沮喪地答道。
“頭前帶路,本王要去親眼瞧瞧殺人現場。”楊廣大聲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