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長史耶,長師耶,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韶壓根兒也沒被楊廣隨時都有可能發作的氣勢給唬住,從容不迫地拱手說道:“在下為殿下考慮,欲屏退眾人,要單獨和殿下講說幾句其中緣故。”
“哼,多謝王長史美意,有什麼說但說就是,本王洗耳恭聽。”楊廣強壓著心頭的不快,將臉別過一邊,催促王韶道。
“在下久在邊州為官,與京中諸位皇子、王爺從未曾謀過面,也無從得知其賢愚。”王韶正襟危坐,儼然擺出一副老師教訓弟子的架勢,說道,“然殿下能以稚齡蒙皇上選中,任以一道重任,依在下料想,殿下必有過人之處,今日觀之,卻頗令在下失望。”
楊廣雙眉一挑,兩手緊握成拳,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來:“王長史因何會對本王失望啊?”
王韶毫無懼色,侃侃而談道:“為人子嗣者,須以孝行為上,所謂孝,其一在明父母之心,其二在順父母之意,爾今吾觀殿下對聖上和娘娘一片舐犢之情全無半點明瞭於心,稍不稱心,遂變顏作色,欲發雷霆之怒,此何稱孝乎?請恕在下直言,聖上命殿下出鎮邊關,抵禦外侵,其心出自至公,而娘娘暗中囑託在下等延緩殿下出鎮時日,避險杜危,其心出自至慈,殿下對父母至公、至慈之心全無體察,豈當得一孝字?”
他這番話說得一點兒也不顧及楊廣的情面,自穿越以來,楊廣還從沒被哪位臣僚如此當面直言斥責過,剎那間臉上一陣青一陣紅,眼瞅著立時便要發作。
王韶今日甫受重任,唯恐不能竭力盡智,輔佐楊廣保得北境安寧,成就一番功業,正欲給楊廣當頭一記棒喝,怒揭龍鱗,消去楊廣心頭浮躁之氣,使他充分認識到此番出鎮幷州的艱鉅性和威脅性,遂不理會楊廣已怒火中燒,言辭懇切地說道:“俗語說:千金之軀,不立於危堵之下。在下等受皇上重託,輔佐殿下出鎮北境,首要的責任便是保護得殿下平安無事。殿下從未身臨其境,只怕對突厥鐵騎的戰力之兇悍還不甚了了。以在下於靈州所見,一座駐軍上千人的堡塢,三百突厥鐵騎過處,猶如摧枯拉朽一般,半日之間即飛灰煙滅,被掃蕩一空。眼下突厥五可汗結盟,調集了多達四十萬鐵騎,隨時都有可能大舉南下,橫掃我幽並諸州,而我數十萬大軍尚陷於江淮間,無法揮師北上,如殿下此時貿然前往幷州,在下等實不敢預料吉凶如何。因此,還望殿下能體諒在下等的一片苦心,順從娘娘的心願,稍緩數月,再行離京就藩,以保萬全。”
楊廣聽王韶言及突厥鐵騎戰力之強悍,話語中不無忌憚、畏懼之意,心中頗為不服。他從未見識過真正的突厥鐵騎,只從染干、處羅喉這一對父子身上想當然地認為突厥人不過爾爾,並無多少可怕之處,因此,私心裡並不以王韶所說為是。
然而,王韶提到的關於母后獨孤伽羅暗中叮囑臺僚,有意遷延自己離京出鎮時日的話,卻令楊廣不得不心存顧忌,難以當面反駁王韶。
“王長史,你的意思本王已經聽明白了。三日後你們便要離京前往幷州,籌組行臺,還有諸多事宜要辦,今日我就不多留王長史了,三日後,本王將親自出城為眾臺僚送行。”楊廣強自按捺著心頭的怒意,對王韶下了逐客令。
王韶看出楊廣心中雖對自己很是不滿,卻能對自己隱忍、容讓,沒有當場發作,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楊廣的反應還算滿意,且明知再要多說也屬無益,遂拱手向楊廣告辭,離開了晉王府,回府準備離京前的一應事務去了。
王韶前腳剛走,以魚贊為首,一班晉王府的舊府僚、執役人等便紛紛趕來,向楊廣道賀。
楊廣還不知自己何時才能離京前往幷州就藩,心中頗感失落,卻不便拂了眾人的一番美意,只好強打起一副笑容,端坐於正殿內,勉強接受眾人的祝賀。
“王爺,老兒尚有一事要回。”魚贊回過頭盯了身後眾人一眼,向楊廣說道。
“好了,若無別的事要回,爾等先退下吧。”楊廣見魚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遂向立於他身後的其他家人吩咐道。
“請王爺的示下,方才新任王府主薄張衡找到老兒,聲稱王爺已答應將前些時皇上賞賜王爺的那座鑄錢爐交由他,帶往幷州,要老兒一兩天內便差人將此爐拆下,給他送去,不可是否確有此事?”魚贊待眾人都退下,方拱手向楊廣問道。
“唔,有這麼回事,你就按他說的辦吧。”楊廣猶未從低落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漫聲應道。
“老兒在王爺身邊當了這麼多年的差,還從未遇到過這等事。”魚贊遲疑了一下,還是決定把憋屈在心裡的話都說出來,“既是王爺不日就將出鎮幷州,這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