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名士之名,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素邁步走出楊麗華所居住的那進院落,正尋思著今日要不要入宮面見楊堅陛辭,明日一早即可返回東都銷假就職,踏踏實實地做他的東都留守長史去,冷不防被一人攔住了去路,“撲通”一聲跪倒在他身前,語帶哽咽地乞求道:“請楊公爺大發慈悲之心,成全小女子的心願,將來小女子作牛作馬,也要報答公爺的大恩大德。”
自己尚未走出晉王府的大門,晉王府中會有什麼人攔路向自己求助?楊素穩了穩心神,注目向身前望去,只見一位姿容清麗的婢女跪在自己面前,正眼含熱淚地仰視著自己。
楊素著實唬了一跳,本能地俯身想要去扶起這位婢女,手一伸出,又覺不妥,只得直起身,皺眉問道:“你是何人?為何要擋住我的去路?”
“婢女名喚蕭蕭,現為晉王身邊的侍女。只因久仰公爺雅愛結交名士,智計天下無雙,現有一事相求,還請公爺不嫌婢女身份卑微,施以援手。”
蕭蕭說完這番話,楊素更覺納悶兒了:這名女子既然自稱是晉王身邊的侍女,遇到了為難之事,為什麼不去求晉王,單單要攔在自己身前,口口聲聲地央求自己相助於她。
“蕭蕭姑娘,你先起來。有什麼話慢慢兒說。”楊素四下裡張望了一眼,見前後左右並無一人,遂對蕭蕭吩咐道。
“是。”蕭蕭順從地站起身,卻仍擋在楊素的去路上,淚眼婆娑地望著楊素,輕聲問道,“婢女曾聽人傳言,說公爺向以當世之安石公自許,但不知安石公的後人現如今身陷囹圄,公爺能否救他脫困?”
楊素確實屢次向人言說,三百年來,自己所傾心佩服的,唯有東晉時名相謝安一人,爾今聽到楊廣身邊一名小小婢女也知道此事,心中不免生出一絲得意來。又因聽蕭蕭說及,有一位謝安的後人身陷囹圄,欲求自己設法解求於他,本能地推卻道:“姑娘既是晉王殿下身邊的人,倘遇難事,為何不去求晉王代你出面?姑娘所說的這位安石公的後人姓字名誰,和姑娘你又是什麼關係呢?”
“回公爺的話。”蕭蕭斂容答道,“謝諷原是我家王爺延請入府的座上之賓,只因謝諷為人脅迫,犯下了大錯,現被關入天牢之中,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我家王爺雖有心救他出牢,卻有心無力,一時間難以做到。婢女因憐惜謝諷是謝氏一族唯一尚留在人世間的後人,不忍見到煌煌江左謝氏,堂堂安石公的血脈,自謝諷之後便湮滅於世間,故而今日在此攔路向公爺求助,還望公爺瞧在安石公的面上,設法解救謝諷脫困,為謝氏儲存下這一枝血脈吧。”
蕭蕭這番話說得言辭懇切,但聽在楊素耳中,卻彷彿另帶著一層深意:你楊素不是一向以風流名士,安石公再世自居嗎?如今謝安的後裔遇到了難事,你楊素倘若置之不量,不肯施以援手的話,那麼從此以後,你在天下世家面前,還有何面目再以當世謝安石自許呢。
一想到楊廣身邊的一名尋常侍女此舉堪稱非同凡響,一開口便將自己逼到了不出手相助於她,就將在世人面前丟掉顏面的尷尬境地,楊素暗裡咂舌嘆道:人都傳言晉王府中臥虎藏龍,今日得見此女,信哉!
從蕭蕭的話語、神態當中,楊素敏銳地察覺出了這名侍女對那位名喚謝諷的謝氏後人必定懷有一份情愫,不然決不至此,遂打著哈哈對蕭蕭說道:“姑娘若是鍾情於謝郎,某願替姑娘向王爺回明,央王爺成全姑娘與謝郎這一番天作的姻緣。但說到要某設法救謝諷出天牢,只怕某縱有其心,卻無其力呀。”
“呵呵,公爺能僅憑一已之力,平定華州叛亂,難道就無力解救謝諷脫困嗎?謝諷啊謝諷,看來你命中註定,難逃此一劫啦。即連才智蓋世的楊處道也難救你一命嘍。說不得,我只有明日起便日日到萬善尼寺上香供佛,乞求佛祖保佑,留下謝氏這一枝血脈吧。”蕭蕭擦乾眼角的淚水,睨著楊素,仰面振振有辭道。
萬善尼寺是長安城中最大的一座尼寺,每天前往寺中敬佛上香的信眾都有數千人,楊素不敢想像,如果蕭蕭說到做到,每天當著眾人的面兒將自己徒以當世謝安石自居,卻不肯出手解救謝氏出困的事情說上一回兩回的,那麼日後自己還有什麼面目在世人面前立足!
“姑娘,敢問謝郎因犯了何事,被關入天牢的呢?”
由於在晉王府中意外地遇到侍女蕭蕭攔路求助,以敗壞他的名聲逼使他就範,出手救謝諷脫困,楊素萬般無奈下,只得應承下了這件難辦的事,臨時改變行程安排,將入宮陛辭的時間推到了次日早晨,而於當天回到自己府中後,即派出多名家人,四處打探這位名叫謝諷的晉王府新請不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