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另一位突厥王子,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還不十分了解安若溪勸自己趁早搬離晉陽宮的真正用意,經她這麼一提醒,楊廣也覺得自己身邊只帶著寥寥數人住在偌大的一座宮苑之內,未免過於奢侈了些。

回想起先前自己一時興起,決定改變做派,在晉王府中大肆更換府中陳設,為府中執役人等添置新衣,以至短短數天中所有的錢帛,鬧到要去東宮向太子楊勇借糧度日的地步,事後雖然沒有受到父皇母后的嚴厲責罰,但之後自己每每進宮,看到父皇楊堅身上還穿著一件洗了又洗的袍服時,楊廣都身不由已地感到一陣面紅耳熱,深深為自己過往的大手大腳而抱愧不已,暗下決心,自今以後,再不刻意改變歷史而任性胡來了。

“好吧,明日一早咱們就挪出晉陽宮去。日前我瞧著行臺衙署院落也十分軒敞,咱們索性就搬到那裡去住,你覺得怎樣?”楊廣不待安若溪再多說什麼,爽快地答應了。

“住到行臺衙署去?王爺英明。”安若溪驚喜地看了楊廣一眼,手捧著一盆用過的熱水,翩然出殿去了。

次日一早,楊廣便命人帶話給張威,說自己要挪到行臺衙署去住。張威誤以為楊廣不願住在亡國之君住過的宮苑之中,也沒有多勸,遂命人在行臺衙署為楊廣等人收拾出一進乾淨整潔的院落,供楊廣駐鎮幷州時居住。

鮮于羅並沒能給楊廣帶來他想要的資訊,只說自己那晚隱約聽到過突厥隊中的通譯曾稱呼他們的頭腦為王子,至於那王子的姓名、長相,則通通沒看得清楚。

倒是王韶派去臨榆關送信的斥候,在十天後給楊廣帶來了份意外的驚喜:奉了楊爽之命,隨他一同趕回幷州城來見楊廣的居然是長孫晟。

早在自己獲准離京出鎮幷州前,長孫晟就奉旨出使契丹、奚等東北諸部離開了長安,楊廣萬萬沒想到,時隔兩個多月之後,他們師徒兩人竟會重逢於幷州城內。

因此,楊廣一見跟在斥候身後,走進議事廳來的是長孫晟本人,立馬激動地迎上前去,抱拳衝長孫晟施了一禮,向他問候道:“長安一別,已有兩月未曾聆聽先生教誨,先生此番出使東北諸部,一切還都順利吧?”

長孫晟由於事先已得知了楊廣抵達幷州的訊息,表現出的倒沒有楊廣這般激動,忙伸雙手攔住楊廣,躬身還了一禮,欣喜地答道:“稟王爺,某此次出使,一切還算順利,契丹、奚等部族已紛紛表示,願內附我大隋朝廷。如今有王爺代天子坐鎮幷州,河北道庶幾更可確保無虞了。”

兩人在議事廳內分賓主落座,楊廣問道:“先生出使東北諸部,怎會遷延至今日尚沒有返回長安向父皇覆命?”

長孫晟在座中抱拳答道:“某奉旨抵達契丹部酋牙帳不久,突厥人就偷襲、佔據了臨榆關,切斷了某的歸路,待至後來,突厥人主動撤出臨榆關,某才得以返回關內。其時正值衛王殿下親統大軍,兵臨關下,某便暫時留在了衛王中軍,以充諮議、參贊。今日到此來見王爺,一為的是順道返回長安覆命,二也給王爺帶來了一封衛王的親筆覆信。”

說到這兒,長孫晟伸手從懷中摸出個錦囊,交到楊廣手中。

楊廣從錦囊中掏出楊爽寫給自己的覆信,從頭至尾瀏覽了一遍,見六叔在信裡除了回應自己先前的求援,已命李徹親率五千兵馬增援幷州,加強楊廣身邊的警備外,就是叮囑自己在幷州要多聽行臺兩位僕射及一干臺僚的主張和建言,遇事要多問、多聽,慎斷之類長輩教導晚輩的話,只在信的末尾提到一句:倘若楊廣想了解突厥人的最新動向,儘管問長孫晟就是。

“先生,六叔在信中要我向您瞭解突厥各部的最新動向,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楊廣向長孫晟揚了揚楊爽那封回信,以受業弟子的口吻問長孫晟道。

“嗯,只因某離開契丹牙帳時,彼部酋長親口向我允諾,為表示歸附我大隋的誠心,契丹願充當朝廷在關外的耳目,隨時向我傳報關於突厥和高句麗的最新動向。所以衛王在信中才會有此一說。王爺,我此次來幷州前,契丹酋長剛派人送來了一份關於突厥各可汗動向的最新訊息,據稱,沙缽略可汗攝圖現已率大軍西行,不知意欲何為。攝圖率軍西進前,留下其弟處羅喉率本部人馬駐守白道州,隨時準備南下,侵擾幷州一帶。不過據某對突厥各部的瞭解,處羅喉長期依附於其兄長攝圖,其麾下的兵馬總計當不超過一萬人騎,當不致對幷州構成大的威脅。這也是衛王在得知此訊後,沒有立即改變部署,率主力回援幷州的主要原因。”

聽到突厥大可汗攝圖已統突厥主力西進,單留下處羅喉牽制河北一帶隋軍的訊息,楊廣心裡不禁犯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