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兄弟生隙,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連三天,楊廣派去監視染干的鮮于羅帶回訊息,染干自從在那天的朝會上因答不出“韓信點兵”折於了楊廣手下,隨其父處羅喉回到館驛後,整日裡足不出戶,一個人悶在房間裡不知在盤算著什麼。

長孫晟奉了楊堅的旨意,要盡力拖延處羅喉離京回突厥向沙缽略可汗覆命的時間,每天都要到館驛之中看望處羅喉父子,偶爾還會引著處羅喉到長安城的東西兩市逛逛,散散心。可每逢這時,染干都要找出各種理由,婉拒長孫晟的邀請,堅守館驛不出。

由於長孫晟堅持把那匹染干欲送給楊廣的“鐵蹄龍”留在自己身邊餵養,使得染干面對自己授業的恩師,也無法開口強求長孫晟同意自己將此馬轉贈給楊廣,因此,楊廣在晉王府中等了三天,也沒等到染干派人把馬送來。

三天裡,最令楊廣耿耿於懷的便是張須陀帶回的屈突通一如既往的那句老話:“查案的事有我們呢,就用不著殿下多費心思啦。”

這算什麼?明明自己才是帶領屈突通、魚俱羅等人查察會真大師之死案的牽頭人,如今怎麼竟成了個聾子的耳朵――擺設!屈突通非但不肯主動登門來向他稟報查案的進展情況,而且還一口回絕他主動過問案情,這件事本身已令楊廣頗為不快了,可偏偏這個在兩人之間傳話的張須陀,是個說出的話比石頭還硬,絲毫不懂得轉彎的死腦筋,他每回打大莊嚴寺回到晉王府,都是硬撅撅地向楊廣撂下同樣的一句話,爾後便呆啦吧嘰地戳在楊廣面前,等待著楊廣衝他大喊一聲“滾”,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轉身退下,搞得楊廣哭笑不得,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三天時間裡,倒是李淵,時常會興沖沖地來找楊廣習練箭法。由於楊麗華對他表現得十分冷淡,使得李淵心中漸漸也不再懷有娶楊麗華為妻,做大隋朝附馬的奢望,反倒是長孫晟來到晉王府,傳授楊廣騎射之術,令李淵對射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每楊廣到第四進院子向楊麗華請安問候出來,都能見到李淵獨自一人,手持一副弓箭,站在院外瞄個不停。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李淵箭法進步的速度竟是遠勝於身為長孫晟正牌徒弟的楊廣。

到了第四天頭上,仍然未見染干有任何的舉動,楊廣想起來今天到了入太學向師父彙報功課的日子,便主動地叫上張須陀,騎著大青驢,趕到太學來見蘇威。

及至進了太學的教室,依然只見到了裴矩,而不見首席師父蘇威的身影,楊廣便把自己這些日子以來在家溫習的功課逐字逐句地向裴矩彙報了一遍。裴矩因知道楊廣奉旨新拜了長孫晟做師父,跟著他學習與突厥有關的知識,以及騎射術,便沒對楊廣太學裡的功課加以苛責,只指出了他所溫功課中幾處錯漏之處,叮囑他要用心改過,就放他走了。

楊廣自晉王府出發來太學時已是辰末時分,到了裴矩檢視完他的功課,恰到了太學放學的時間,由於幾天前楊廣在朝堂上智賺突厥小王子染干的事蹟已在長安各豪門世家之中廣為流傳,一聽到先生吩咐可以放學回家了,太學裡的四五十名太學生盡皆圍攏到楊廣周圍,以平日裡與楊廣要好的虞孝仁、李渾為首,纏著要他再把那日在朝堂上他是如何智賺染干的前後經過詳細地講說一回給他們聽。

楊廣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出教室,徑直來到院中一棵大樹下站定,帶著幾分得意,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就聽人群之外有人高聲起鬨道:“你們都不知道吧,阿縱不單能在朝堂上問得突厥王子啞口無言,他還是咱們大隋朝的頭號神探呢。你們怎麼不問問他,是如何查案的呢。”

不用放眼去看,單憑耳朵聽,楊廣也知能聽出帶頭起鬨的正是自己的四弟越王楊秀。楊廣也是後來才知道,北齊後主寵妃馮小憐被她後來的婆婆,李詢之母逼死的那晚,因會真大師被人發現暴斃於大莊嚴寺內,他和大哥楊勇被父親楊堅急召入宮,楊秀不服氣父親單獨傳召楊廣,而沒有傳召他入宮,便一力攛掇著秦王楊俊、漢王楊諒兄弟三人到露門前主動請見父皇楊堅,不承想卻吃了個閉門羹,楊堅連宮門都沒叫這三兄弟進,就命人傳旨,要他兄弟三人即刻回府各自安歇,今後不受傳召,再不得擅自到宮門前請見。

這樣一來,不僅是楊秀,包括楊俊、楊諒在內,對楊廣都不免起了一份嫉妒之心,暗自抱怨父親偏心,朝中、宮中有事,一心只想著大哥、二哥能替他分憂,全然忘記了除楊勇、楊廣之外,還有他們三個兒子。

楊勇比楊秀三兄弟年歲上大著許多,且又是太子、儲君,楊秀等三人一向對這位大哥禮敬有加,並不覺著父親有事傳召他入宮有什麼錯,於是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把一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