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藤紫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主僕也有親疏之分,隋行4G,朱藤紫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堅昨夜一晚未睡,獨自在武德殿批閱奏章,直至雞叫三遍,天光大亮。

兩個月前,他採納了長孫晟提出的對突厥“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計策,派遣太僕卿元暉出使突厥達頭可汗牙帳,欲行離間之計,誘使達頭可汗玷厥與沙缽略可汗攝圖爭奪突厥大可汗之位,以阻止沙缽略興兵南下,侵略大隋北境。

然而,昨日元暉風塵僕僕地趕回長安,卻給楊堅帶來了一個不太令人滿意的結果:達頭可汗雖然欣然接受了楊堅差元暉賜予他的狼頭大纛,但卻未對其侄沙缽略可汗攝圖表露出絲毫的敵意,反而向元暉詢問起了隋朝每年準備向突厥貢獻多少錢帛。

如此看來,作為叔父的達頭可汗至少在隋朝使節面前,表現出了對沙缽略可汗的絕對忠誠和服從,離間之計並未收到預期的成效。

實際上,楊堅自從決定採納長孫晟的建議,分化瓦解突厥各部,就已經改變了他與高穎最初議定的先與突厥一戰,待北境安定後,再南下攻陳的既定方針。

如果說,他利用宇文闡之死,授意會真和尚杜撰出了南陳妖孽弘聖宮殺人的神話,還只不過是想借此收攏朝野人心,並無興兵攻陳的實際打算的話,那麼,待會真和尚離奇地橫死於大莊嚴寺之內,近些天來,關於會真和尚橫死的各種傳言在長安城內大街小巷中流傳得到處都是時,楊堅感覺到自己已漸成騎虎之勢,如不立即興兵攻陳,便難以自圓其說了。

倘若真的要發兵攻陳,就必須先解決好後顧之憂,確保突厥不會趁大軍南下之機,發兵來犯。

基於這樣的考慮,楊堅再次採納了長孫晟的建議,決定對沙缽略派其弟處羅喉來長安索貢不給予答覆,以儘可能地拖延突厥五可汗大軍聯合來犯的時日,同時仍寄希望於達頭對沙缽略能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

同時,楊堅也深知,單憑一面狼頭大纛和對處羅喉父子避而不答,是斷斷不可能擋住突厥數十萬鐵騎南下的,他必須加強北境幽並等地的駐防軍力,並想方設法向沙缽略可汗傳遞這麼一種訊號:大隋對突厥已高度戒備,隨時準備殲滅一切來犯之敵,唯其如此,軟硬兼施,才足以震攝沙缽略,使其不敢輕易發兵南下。

由此,楊堅心中便就有了關於派次子楊廣出鎮幷州,加強北境防備的想法。

楊廣是除太子楊勇以外,年紀最長的皇子,且早已領受了幷州總管之職,在決定興兵伐陳的同時,差他出鎮幷州,無疑是震攝突厥的最佳選擇。

但是,當楊堅向獨孤伽羅透露了自己的這個想法,欲徵得她的理解時,卻遭到了她的極力反對。

獨孤伽羅提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楊廣年紀太小,即便他人到了幷州,也很難使得沙缽略相信,一個頑童能對他構成什麼威脅;並且,幽並等州現已有陰壽、虞慶則兩位大將率領十萬大軍駐守,楊廣出鎮幷州的同時,朝廷如不能另遣大軍增兵北境,就更無實際意義了。

楊堅明白,愛妻之所以極力反對要兒子出鎮幷州,實則大半捨不得她這個最為疼愛的次子離開自己身邊。他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眼下,楊氏宗族中雖有楊弘、楊雄、楊爽等多位兄弟子侄可以代替楊廣出鎮,可是一想到北周朝廷雖分派宗室諸王鎮守各地,卻仍以真正為朝廷建樹起強有國的屏藩,而正是由於北周皇室嫡枝人丁凋弱,才使得自己有隙可乘,代周開隋,楊堅決心不顧愛妻的反對,執意派楊廣出鎮。

決心雖容易下,但一旦付諸實施,楊堅內心深處,作為父親柔軟的一面卻隨之顯現了出來。

皇子出鎮,自然要下恩旨,準其開府建衙理事的,楊堅首先想到的卻是該為楊廣挑選一個怎樣的孔武有力且忠誠可靠的衛士長,以確保兒子的人身安全。

首先進入他腦海的人選自然是騎**絕,且熟知突厥各部落情形的長孫晟。但長孫晟是目前朝內唯一一位突厥通,自己還要指著他在身邊出謀劃策,及時應對突厥方面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長孫晟至少在短期內不可離開長安。

其次,楊堅想到的一位人選便是隨侍他左右,曾對他有過救命之恩的右衛大將軍元胄。可一來以元胄如今的身份、地位,要他去做楊廣的衛士長,在旁人眼中,難免有降黜之嫌,也極容易招致其他幾位皇子的議論,認為他這個當父親的過於偏愛楊廣,以至於將自己的貼身護衛也派給了楊廣;更重要的是,沒有比楊堅更瞭解元胄的了,這是個只懂得與人拚命的主兒,一旦犯起渾來,只有自己才能約束得住他,而楊廣身邊最需要的則是像長孫晟這樣一位文武雙全,既能保護他的安全,又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