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溫柔的嘹亮,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要得到。所以韋小寶對阿珂的迷戀,很像《天龍八部》中段譽對王語嫣的迷戀,《天龍八部》中段譽對王語嫣的迷戀,人們都記得的,最後終於成功了。那麼他和韋小寶的區別是什麼呢?區別在於段譽愛王語嫣,愛的是王語嫣整個的人,包括她的神韻、她的心靈、她的知識。而韋小寶主要是貪戀阿珂的姿色,其實阿珂這個人物形象,並不是非常豐滿。不就是一個漂亮妞嘛,沒覺得她有什麼內涵,但是韋小寶這個人呢,由於是在妓院長大的,所以他對於美色有天生的職業敏感,他一眼就瞟出來誰的貨色最好,他是一種商人的眼光。

金庸小說的奇情怪戀(5)

在《鹿鼎記》中阿珂被描寫成美貌絕倫,動人心魄,但是她心中愛慕的是那個臺灣的鄭三公子,韋小寶根本沒戲。按理說韋小寶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的,你一個下三濫的這樣一個人,又是一個小孩,十幾歲,跟賈寶玉那麼大,怎麼有戲呢?可是韋小寶偏偏具有一種頑強的精神,這種精神我如果把它拔高一下,就是魯迅先生所提倡的人在愛情中要,魯迅說了這麼十個字,“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魯迅針對中國人做事不認真不頑強的態度,就說,愛情要不放手,你愛準了一個人,就要糾纏如毒蛇,像毒蛇那樣糾纏,像怨鬼那樣執著,這是一種魯迅所提倡的堅韌不拔的精神。你要麼不愛,愛上了你就要奮鬥到底。我們看韋小寶他第一是發毒誓,坦明自己的心跡,同時是鼓勵自己的信心,然後就利用一切機會,來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經常是使用那些下流的令人不恥的,能騙就騙能嚇唬就嚇唬,各種手段。事實上韋小寶成功了,我們一般的文學作品寫這樣令人不恥的下流手段做的事,最後一定是失敗,用來告誡別人不能這麼做,可是問題是韋小寶成功了。他不但得到了阿珂,還得到了一大堆女人。這個阿珂如果我們把她看成一個象徵的話,像韋小寶那個眼光中看,象徵著一個美好事物的話,我們就會受到一點啟發,就是對於一個美好事物,包括愛情包括美人等等,想得到她們的那些風流才子大多數沒有得到,大多數被韋小寶得到了,我們平時說一句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是考察現實生活我們發現,天鵝肉經常真的被癩蛤蟆給吃了,這個有很多原因,一個是天鵝自己很高傲。真的應該得到天鵝肉的那個也很高傲,往往他們不能心願得償,拖來拖去最後天鵝只好就給了癩蛤蟆了,這是金庸給了我們的一個提示。為什麼正人君子,風流才子在事業上在愛情上經常不能成功,而像韋小寶這樣的小流氓,小無賴卻能夠飛黃騰達,甚至一統天下,事事如意。我們要這樣想,金庸在這裡絕不是讚揚韋小寶,而是在探討正人君子身上所缺乏的一種東西,我們去比較一下《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陳家洛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形象表現出來的,是正人君子也是風流才子。可是陳家洛先是失去了霍青桐,最後又失去了他所深愛的香香公主喀絲麗,都失去了,該愛的不敢愛,能爭取的不爭取。金庸在這裡批判的正是我們民族特別是我們民族的知識分子身上所喪失的那些朝氣,那點銳氣,那種血氣,難道說這種精神只存在於市井之間,只存在於韋小寶這樣的人身上了嗎?古人有一句話叫禮失而求諸野,到市井中去找喪失的文化遺產,那麼金庸是想讓讀者從韋小寶的毒誓中,獲得一些啟迪,做人有一些決斷,有一些擔待,有一些頑強。可以說金庸在愛情這個問題上,所給於讀者的啟迪是說不盡的,所以關於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話題呢,我們今天就告一段落,在愛情的問題上,是沒有絕對權威的,講得不對之處請各位批評,謝謝大家。

金庸筆下的悲劇愛情(1)

朋友們,大家好!又一次在《百家講壇》跟朋友們見面。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聽上去似乎很世俗的話題……愛情,不過我們不是直接來談愛情,不是直接就愛情這個問題發一通高屋建瓴的宏論,講什麼山盟海誓、一見鍾情,包括黃昏戀、一夜情,這些我們都不談,我們今天是想借助一位著名小說家的作品,藉助一個著名的文學大師的眼睛來看這個問題,這個小說家、這個文學家就是金庸。也有一些小說家他善於寫愛情,或者說是習慣於寫愛情,可是他每部作品寫出來的是差不多的。這部作品寫出來一個三角戀,下部作品寫出一個四角戀,故事是差不多的,它是雷同的。而金庸的作品為什麼他能夠保持永久的魅力呢?就在於這些愛情故事,它絕不雷同,一個有一個的特點,一個有一個的樣式,在生活中,分別都有他們的對應結構。所以,我說在一定意義上,金庸小說可以說是愛情的“百科全書”,什麼樣的愛情你都到金庸作品中能找到,不是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