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艾米麗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只是為了錢?

“棟哥?”

“還查到什麼了?”

“剛查到的,在科爾馬爾,也就是你們北面大約40千米,有一座法國在冷戰時期修建的核武器倉庫。”

“什麼?”

“那是一座戰術核彈頭的倉庫,冷戰期間儲存了幾十枚核彈頭,確保在發生戰爭的時候能夠立即運往德國。雖然從我們查到的資訊來看,該基地的核彈頭在10多年前就已經處理掉了,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內,該基地的用電量增加了好幾倍。有理由相信,法軍重新啟動了該基地。”

“你是說,那裡有核彈頭?”

“也許有,也許沒有。如果艾米麗是從著貝爾福的資料去的,那麼炸掉資料中心的最佳手段就是一次核爆炸。”

如此瘋狂?

王棟很是震驚,連羅清都驚住了。

“不管怎麼樣,如果讓艾米麗控制了貝爾福的那些資料,她就掌握了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財富。”

“我們去科爾馬爾。”

“棟哥?”

“她搞了這麼多的名堂,肯定不是為了錢。以她的能力,搞到錢不是什麼難事,而且要那麼多的錢幹嘛?你們儘快查清楚那座基地的情況,特別是外部的安全部署情況,然後發給我們。”

“明白。”

第734章 陰謀

雖然法國的核武庫規模遠遠比不上美國與俄羅斯,但是在整個冷戰時期,法國都堅持獨立自主的戰略防衛政策,而且建立起了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與核反擊力量,也由此得到了核大國的地位。

只是,法國最早淘汰的,其實就是陸基核力量。

在冷戰結束之後,法國就讓幾十枚中程彈道導彈退役,不再讓陸軍承擔戰略核打擊與核反擊的任務。

不過,法國依然保留了足夠多的戰術核彈頭。

其實,在冷戰期間,法國更重視戰術核彈頭。

為啥?

在冷戰時期,不止是法國,而是整個歐洲,都生活在蘇聯的威脅之下,而且又以蘇聯紅軍的裝甲力量為主。

要知道,蘇聯在冷戰時期,僅在東歐就部署了數萬輛主戰坦克。

雖然後來證明,這些坦克大多中看不中用,但是龐大的數量,給予了西歐國家極為巨大的壓力。

當時,沒人相信能夠用常規手段抵抗蘇聯的鋼鐵洪流。

為啥?

面對幾萬輛坦克,什麼常規手段都是擺設。

冷戰期間,蘇聯幾乎每年都要搞一此針對歐洲的軍事演習,而且都是計劃在幾天之內橫掃整個西歐地區。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蘇聯在鼎盛時期,計劃用5天時間就推進到英吉利海峽。

對西歐國家來說,該怎麼辦?

除了加強前沿部署,做好縱深防禦的準備之外,唯一能夠寄託的,也就只有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了。

其實,在蘇聯的作戰計劃中,開戰之後就會發起核突擊,用戰術核武器打垮北約集團的防線,然後讓裝甲部隊發起進攻,透過縱深迂迴的戰術,包圍與殲滅北約集團部署在西歐地區的重兵集團。

顯然,對西歐國家來說,核武器也是唯一的選擇。

雖然在北約集團中,美國才是絕對的主力,而且英國也擁有核武器,但是在西歐,法國顯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過去發生的事情,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慘經歷,讓法國人很難相信海峽對岸的盟友,因此法國一直堅持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一直堅持擁有自己的核力量。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法國打造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戰術核武器庫。

根據冷戰結束後披露的資料,在冷戰期間,法國的400多枚核彈頭,有三分之二是戰術核武器,能夠打到莫斯科的,充當戰略武器使用的核彈頭不到100枚,而且戰術核武器幾乎都是靠前部署。

多靠前?

就存放在德法邊境附近,確保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立即用這些核彈頭來打擊蘇聯的鋼鐵洪流。

當時,法國甚至組建了一支專門負責使用戰術核彈頭的敢死隊。

只是,在冷戰結束之後,這些戰術核彈頭全都成了累贅。

法國首先銷燬的就是戰術核彈頭,然後才是縮減核武器庫,放棄三位一體的核戰略,把核彈頭全部放到了潛艇上。

問題是,法國並沒有宣佈放棄核武力。

其實,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