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題是,一個強大的歐洲會對誰構成威脅?
要知道,威脅整個西方世界的蘇聯已經消失了,剩下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根本就不是歐盟的對手。
事實上,很多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還在獨立之後積極謀求成為歐盟成員國。
在那個時候,要是讓法德搞下去,歐盟不但會積極東擴,還很有可能跟俄羅斯形成某種合作關係。
為啥?
在經濟層面上,法德,特別是德國,與俄羅斯的往來非常密切。
即便到現在,德國也有接近一半的石油天然氣由俄羅斯提供。
設想,如果歐盟與俄羅斯和解,組成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集團,那麼還有美國什麼事呢?
然後呢?
就是世貿大廈倒下,全球反恐戰爭打響。
經過十多年的醞釀與發酵,難民問題終於隨著葉門戰亂、利比亞內戰、敘利亞戰亂與極端組織控制中東地區爆發。
首當其衝的,就是歐盟國家。
第一個倒下的不是法國,而是英國,準確說是英國人首先反應過來,做出了退出歐盟的決定。
其實,英國人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歐洲人看待。
在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制衡歐洲大陸的強國,先是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然後是彼得大帝弄出來的沙皇俄國,最後是威廉家族的德國,以及被納粹控制的德國。
可見,英國一直身局局外,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制衡大陸強國。
即便到了冷戰時期,英國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多的是在北大西洋上,阻擊紅色帝國的強大艦隊,特別是水下艦隊,因此英國在本質上跟美國更加接近,即利用較為有利的地理位置來獲取最有利的戰略環境。
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退出歐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冷戰期間,英國可以透過歐盟獲得歐洲大陸國家的市場,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在冷戰結束之後,特別是在難民危機爆發的時候,英國得到的就不是好處,而是眾多拿著其他歐盟國家簽證的難民。
那麼,英國需要難民嗎?
從國家發展來看,法國與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在接受難民的時候,最初考慮的其實都是本國的勞動力缺口。
英國呢?
顯然不存在這個問題。
為啥?
跟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相比,英國的人口結構其實要好得多,而且英國原本就是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國。
也就是說,英國可以透過從前殖民地國家,也就是所謂的英聯邦國家吸收移民。
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的移民,在很大的程度上,讓英國保持了較為理想的人口結構。
顯然,英國並不需要吸收難民來補上本國的勞動力缺口。
其實,在難民問題上的分歧,正是很多英國人在表決的時候支援脫歐的關鍵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
當然,英國可以一走了之,法國與德國呢?
有趣的是,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國內的左派勢力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支援,似乎大部分法國人都被理想主義情懷所控制,認為英國脫歐是卑鄙無恥的行為,那麼高尚的法國人就應該背道而馳。
當然,不止是法國,還有德國。
就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與德國的左翼政黨先後在大選中獲勝,而試圖改變現有局面的右翼政黨全部落敗。
雖然在大選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德國的左翼政黨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法國也出現了全國性的抗議活動,但是這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法德兩國的政治傾向,更談不上糾正越走越偏的移民政策了。
接下來的幾年,幾乎改變了一切。
為啥?
按照民間機構統計,在此之後的幾年內,法國至少接受了500萬難民,此外還有大約相同數量的非法移民。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911之後的十多年裡,法國接受的難民總共都沒有500萬,而且非法移民的數量得到了嚴格限制。
可見,就是這幾年,幾乎徹底改變了法國的人口結構。
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積重難返,尾大不掉。
雖然法國的移民問題,或者說民族結構上的問題遲早都會爆發,畢竟***的生育意願遠遠超過傳統法國人,但是在英國脫歐之後,如果法國能夠及時糾正移民政策,至少不會這麼快就爆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