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為了支援前線部隊作戰,巴基斯坦陸軍還再次動用戰術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重點打擊了印度境內的主要目標,特別是橋樑與隧道。
此外,巴基斯坦陸軍的遠端火箭炮也投入了戰鬥。
簡單的說,在這幾個小時之內,巴基斯坦把能夠動用的進攻力量全都用上了,打出了一個小**。
結果嘛,自然是可想而知。
到天亮的時候,巴軍裝甲部隊已經突破了印軍的三道防線,而留給印軍的撤退通道也就只剩下了拉合爾東面的公路。
其實,直到這個時候,印軍依然有撤退的機會。
只要組織得當,只要印度空軍給力,拉合爾附近的印軍仍然能夠撤下來,至少能夠把大部分官兵撤出來。
關鍵就是,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巴軍的進攻力量暴露出了後繼乏力的問題。
別的不說,到天亮之後,巴基斯坦空軍就沒再出動作戰飛機支援地面部隊,只保留了有限的防空力量。
可惜的是,印軍再次犯了錯誤。
嚴格說來,也不是錯誤。
在巴軍發起反擊的時候,印軍總參謀部給前線部隊下達了死守的命令。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道命令本身沒有錯。
為啥?
如果在巴軍發動進攻的時候,讓前線部隊撤退,肯定會演變成潰退,甚至是慘敗,後果難以想象。
要知道,在巴軍的轟炸下,潰退的印軍官兵未必能夠活著逃回來。
此外,如果前線崩潰,那麼印軍未必能夠在國境線附近組織部署新的防線,說不定就被潰退下來的亂兵給沖垮了。
從戰術的層面來看,就算要撤,也要首先頂住巴軍的進攻。
在扼制了巴軍的進攻之後,再組織撤退。
打到天亮的時候,印軍總參謀部對作戰行動做了調整,不過不是讓前線指揮官把部隊組織起來撤退,而是反起反擊!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印軍在當時肯定獲得了美國與日本提供的情報。
也就是根據這些情報,印軍總參謀部斷定,巴軍的進攻在天亮之後就將結束,而且無法立即組織發起新的進攻。
顯然,印軍高層理所當然的認為,既然巴軍無力進攻,就可以發起反擊,奪回在天亮前丟失的陣地,堵住防線上的漏洞,所不定還能夠透過反擊殲滅巴軍的主力部隊,從而一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