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來,就是要讓坦克兵儘快進行實物操作,掌握駕馭這種坦克作戰的必要技能。
見到實物,王棟不得不承認,這絕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主戰坦克。
數字沙漠迷彩,全焊接炮塔,大傾角正面裝甲,52倍徑身管的125毫米滑膛炮,車長周視熱成像儀等等。
可以說,第三代主戰坦克該有的,在“薩勒曼”上都有。
就算不一定要有的,“薩勒曼”也有,比如架設在車長艙門上面,取代了高射機槍的遙控武器站。
當然,只有“薩勒曼”,也就是豪華版vt…4才有遙控武器站。
只是這座遙控武器站,單獨銷售的價格就高達50萬美元。
不過,那絕對是物超所值。
遙控武器站配備兩種武器,即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與7。62毫米通用機槍;前者採用雙向彈鏈供彈,能在破甲彈與高爆彈之間自由切換,總備彈量120發;後者由彈箱供彈,備彈量1000發;此外還能在車內另外儲存120發榴彈與1000發機槍子彈,只是必須由車長手動裝填。
因為提供給沙特,所以沒有采用華夏的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
依靠遙控武器站,坦克車長能在不暴露自身的情況下對付靠近的步兵,在戰場上的安全性有了極大保證。
只是,也由此失去了高射機槍。
當然,在現代戰鬥中,坦克的高射機槍其實就是重機槍,主要對付地面步兵,而不是天上的飛機。
要是用肉眼都能看到敵機,坦克恐怕也完蛋了。
在葉門戰場上,沙特皇家陸軍早已證明遙控武器站的價值,特別是在城市戰中,遙控武器戰幾乎不可替代。
外觀上,“薩勒曼”與標配版vt…4的最大區別就是遙控武器站。
只不過,內在的區別更大。
“薩勒曼”配備的是最新款150hb發動機,在華夏的編號為150hbg3,即第三款改進型號。
與出售給泰國的簡配版vt…4相比,“薩勒曼”的發動機輸出功率提高了300馬力,達到了1500馬力,而且能在1800馬力的應急功率下穩定工作30分鐘,只是在此之後必須對發動機進行大修。
這30分鐘在平時沒什麼用,在戰鬥中能救命。
很簡單,坦克在交戰的時候,很少勻速運動,得不斷的加速與減速,多出300馬力意味著加速更快。
要知道,從靜止到每小時三十千米所用的時間是衡量坦克機動性的關鍵指標。
在坦克用穿甲彈對射的時候,加速時間縮短0。1秒,都有決定性的意義。
至於光電觀瞄系統,那更加不用多說。
賣這麼貴,自然是把最好的裝置往上面堆,反正華夏造得出來的,需要用到的,全都放上去。
按照華夏做的宣傳,vt…4的火控系統與99a完全一樣。
“薩勒曼”的火控系統比vt…4與99a還要好,跟99b同步,其中很多連華夏陸軍都沒獲得。
在衡量坦克效能的三大指標中,火力與防護,“薩勒曼”也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只是,到底有多先進,準確說是具體的資料,華夏從來沒有公佈,購買國也不會隨便公開。
第473章 實彈測試
穿甲彈的實際穿深,以及裝甲的等效厚度,絕對是最高軍事機密。
要知道,全球能夠研製高效能坦克炮與穿甲彈的國家,總共只有三個,一個是德國,一個是俄羅斯,而美國與華夏只能各算半個,即美國的坦克炮來自德國,華夏坦克炮跟俄羅斯有技術淵源。
至於其他國家,要麼是仿製之後換個名堂,要麼就是買來了技術。
不說普通國家,即便是以高傲著稱的法國,在開發了“勒克萊爾”的…120…26型坦克炮之後,基本上放棄了開發工作,從來沒有進行過改進,到最近幾年才傳出研製140毫米坦克炮的新聞。
英國的120毫米線膛炮,自己都不打算用了,更別說改進。
此外,日本、韓國、土耳其等國家生產的120毫米滑膛炮,其實都是德國rh120的子孫。
即便連美國,都是買來rh120的技術,生產出來後命名為m256。
至於穿甲彈,能研製生產的國家就更少了。
在當今世界,有能力研製與生產高效能穿甲彈的國家總共只有四個,即美國、德國、俄羅斯與華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