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部分,最強軍火之王,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沙特才做出讓步。
當然,採購數量與採購價格也大打折扣,用5億美元買了24門ar…3。
至於之前提到的火箭彈生產線,沙特陸軍暫時也沒多少興趣,只是受當時的國際局勢影響,特別是跟美國的關係,沙特陸軍明確要求所有火箭彈配備基於“北斗”系統的衛星制導模組。
拿到這些火箭炮,沙特陸軍立即用了起來。
在葉門,24門ar…3成為了沙特陸軍最重要的超遠端打擊火力,而且經常被用來執行定點清除任務。
實戰證明,5米的誤差絕不是吹出來的。
在很多時候,比如對付時間敏感目標時,ar…3甚至是不可取代的。
此外,在執行正常戰術任務的時候,280千米的射程已經足夠了,甚至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正是如此,沙特陸軍決定增加採購數量,並且購買一條火箭彈的生產線。
半年前,沙特正式跟華夏簽署了購買火箭彈生產線的合同。
在沙特爽快支付了款項之後,華夏也按照約定交付了生產裝置,並且派遣技術專家為沙特皇家兵工廠培訓生產人員。
只是,購買火箭炮的談判卻沒有及時完成。
關鍵不是價格,而是購買方式,即沙特像以購買生產許可的方式,在國內生產240門火箭炮。
問題是,做為華夏能拿得出手的最先進的超遠端火箭炮,ar…3只賣成品。
當時,華夏只答應幫助沙特皇家兵工廠建立一座維護保養工廠,確保ar…3在沙特就能得到正常維護。
等到伊拉克內戰爆發,談判戛然而止。
此外,按照華夏的軍售禁令,沙特已經無法直接從華夏購買生產火箭彈所必須的關鍵裝置,比如“北斗”定位系統。
雖然透過巴基斯坦,沙特能夠獲得必要的關鍵裝置,皇家兵工廠的火箭彈生產線還能勉強維持運轉,但是生產成本比平時提高了接近一倍,特別是配備了“北斗”定位系統的高精度火箭彈。
其實,沙特生產的火箭彈本來就比直接從華夏進口昂貴。
道理也很簡單,沙特的勞動力價格更高,而且很多關鍵裝置都需要進口,生產成本根本降不下來。
堅持自行生產彈藥,無非是不想受制於人。
即便在平時,一枚370毫米高精度火箭彈的出廠價格都高達10萬美元,一門火箭炮一次齊射就能打到100萬美元,而一個炮兵營的24門火箭炮一次齊射,打掉的火箭彈價值高達2400萬美元。
當然,普通火箭彈便宜得多,單價大概為2萬美元。
只是,如此昂貴的彈藥,就連沙特這樣的土豪都有點吃不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