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部分,定柔三迷,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也這麼說,可是沒人聽。老大還說雲夢穀人手有限,不足為懼。他真正擔心的是龍家的人。”

“龍家的人也來了?”

“早就到了。”

深夜來客

第三章 深夜來客

離那一戰只剩下了兩天,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他。

凌晨時分,唐潯和他去了一趟飛鳶谷,熟悉地勢。

沼澤裡散發著一種混合著石楠、酸果、苔蘚、蘆蒿以及琉璜、白堊、草根的氣味。他很容易將它與賽場背後的一大片松林區別開來。

“荊有云夢,犀凹麋鹿滿之。當年楚宣王曾在這一帶狩獵,據說結駟千乘,旌旗蔽天。野火若雲,虎嗥之聲驚若雷霆,”唐潯一向話多,滔滔不絕地介紹,“千年之後,這裡地勢更加低窪,泥沼四布,據說非輕功高手難以逾越。”

他點點頭。

唐潯很喜歡用的一個詞就是“據說”。他武功不壞,但從不參與任何賽事。每次熱鬧他都到場,真正開始了,卻又找不他的人。書讀得不少,卻老記不住書名,也記不住典故的出處。他的父親唐隱僧是唐潛的親叔,唐潛一直認為,這個名字應當給唐潯才對。就因為加上了“據說”兩個字,後面接著的話都顯得不夠權威可信。

所以,大家都知道唐潯武功不錯,卻不知道好在哪裡;都知道他有學問,卻又不怎麼佩服他。

唐潛認為,如果他能少說幾個“據說”,情況會好得多。但這個建議憋在心中十幾年也從未向他提過。他是個瞎子,所以無法“看”不慣誰。他也不好為人師,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別人長進。可是唐潯的建議他卻總是聽了進去。比如唐潯說,一個男人至少要背誦一千首唐詩,才能吸引住一個有點意思的女人。為此他背了三千首,卻連一次也沒用上。

“我一直以為古云夢指的是洞庭一帶。書上不是說‘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麼?”

“那是南澤,這裡是北澤。據說方圓有八九百里,原先也一片煙波浩淼的大湖,現在漸漸乾涸了。”頓了頓,唐潯黯然一笑,結束了考證,“我們來這裡的目的好像不是遊覽。我帶了一些香和紙錢,或許我們該去刀客們的墓上拜祭一番。”

“幾時變得這樣信鬼信神?”

“我不希望你死在小傅的刀下。”

墳地就在松林之後。凌晨時分飄著薄霧,輕風乍起,幾滴松露滴在他的肩頭。

在松林旁邊他們就聽見一陣輕微的腳步,接著發現韓允的墓邊站著一個黑衣青年,在薄霧中垂首肅立。

那人的個子並不高大,腰上彆著一把漆黑的刀。

漆黑的刀把,漆黑的刀鞘,黑得就像他的眼睛。

他的手始終放在刀把上,好像一副隨時準備拔刀的樣子。

青煙在溼霧中冉冉升起,天空中飄著幾張破碎的紙片。

唐潯剛要開口,唐潛忽然道:“小傅?”

黑衣人抬起頭,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是。”

——他的口音遙遠而奇特,音調與中原相異甚遠。

看樣子他並不想被人打擾,兩人知趣地打算離開。

剛走兩步,小傅忽然側過身來,問道:“你就是唐潛?”

“我是。”

“你看不見我的刀?”

“看不見。”

“我看得見你的刀,所以也希望你知道我的刀是個什麼樣子。”說罷,解下刀,遞了過去。

他明白他的意思。對一個刀客而言,刀的質量、厚度、長短、輕重、上面的刻痕、彎曲的弧度、乃至刀把的形制、握刀的手法都能說明刀主用刀的習慣和細節。

任何一個用刀的人,都會認真觀察對手的刀。

“不必了,”他沒有伸手去接,“我對刀的形狀不感興趣,只對刀的聲音感興趣。”

小傅一怔,目光陡寒:“我的刀下沒有活口。”

唐潛微笑:“我則恰恰相反。”

回去的路上唐潯嘆道:“這人看上去簡直和書上的傅紅雪一模一樣。”

唐潛搖頭:“我不這麼想。”

“你怎麼想?”

“第一,他不跛。第二,他好像也沒有癲癇。第三,他的刀可以離開他的手。”

——武林中人都知道這位昔年風靡江湖的天下第一刀先天殘疾、身世淒涼、且患有折磨終生的癲癇病。他對刀有一種奇特的情感,即使是睡覺的時候也刀不離手。

“這說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