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女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雁塔之名,成為孫悟空,侯門女婿,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機不可洩露?”聽順風耳轉述了袁天罡的話,千里眼也忍不住唸叨一遍。

順風耳氣道:“神荼兄,這袁老頭是威脅我倆?”

千里眼笑道:“咱們哥倆哪值得天尊至寶轟殺,他又無上天的能耐,哪能算得上威脅,頂天也就是求告了。”

順風耳聽得點頭,氣兒稍順,問道:“神荼兄,這事我倆報上去?”

“報!焉能不報?”千里眼笑道:“這是咱哥倆職責所在,知情不報可是重罪!”

聽知如來玉帝都已不在,千里眼也來了興致,有心要試試坐天宮的西貝貨作何反應。

大唐不是要和孫悟空結個香火情麼,怎也要在這香火情上加把火。

千里眼打定主意,又向順風耳囑咐,萬不可揭破玉帝不在之事,哥倆駕雲去尋玉帝。

此時大天尊卻在瑤池欣賞歌舞,眼睛半睜半閉,又似是養性。

待一曲終了,哥倆快步過去,磕頭道:“啟奏大天尊,今日聽知下界東土唐王異動....”

除了隱去的那隻言片語,哥倆你一句我一句,將那袁天罡等人所言一五一十的說了。

玉帝閉目聽罷,隨口道:“知道了,下去吧!”

“謝大天尊!小人告退。”千里眼順風耳倒退出了瑤池,駕雲又回南天門外。

玉帝如此平淡的應一聲,千里眼心中納悶,如此過了三日,大朝會,不久就有張天師來喚,一路雲到了凌霄寶殿,跪在殿內,當著大天尊與眾仙的面將下界之事說了。

玉帝道:“二位卿家下去吧!”

自知身份低微,天尊此話一說,千里眼順風耳慌忙磕頭告退,這凌霄寶殿諸般禁制,二將雖有神通,也不知裡面論的是啥?只知這次大朝會足足開了四個時辰,最後甚至連老君都驚動了方才散朝。

——————————

卻說下界,次日,三月初九朝會,世民說了不願迎接玄奘的不必早朝,群臣依舊一個不差的上朝了。

山呼了萬歲分列兩班,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弘文館館主蕭德言兩位老臣出列,說了昨夜擬定好的禮儀,眾官將中有不明的再一番細問,一晃就是一個時辰。

眼見辰時過半,世民起駕上了龍攆,帝王儀仗護持左右,百官步行隨行,出承天門,過承天門大街,轉金光大街,穿過金光門,在城西三里坡排好儀仗。

聞名天下的長安朱雀大街正對著承天門,如此大的陣仗,看到的人著實不少,一傳十,十傳百,整個長安近百萬百姓俱都驚動。

一來世民多有愛民之舉,甚至在貞觀六年歲末,著獄中的死囚回家過節,讓死囚們秋後問斬之前回來,待到秋後,二百九十名死囚無一逃亡,俱都按時回還,此舉得無數人讚揚。

二來麼,百姓多未見過皇上,更何況是被譽為千古一帝的世民,隋滅已有幾十年,國泰民安,就算是世民去當世大臣家探病,也是輕裝從簡,百姓當面見了也以為是哪位大臣哩,如此大場面,殊為難得。

感其皇恩浩蕩加之獵奇心,無數百姓聞風而動,或走金光大街,或走小巷,直奔金光門。

在城西三十里鋪的都亭驛安歇一夜,一去十五年,如今長安在望,玄奘輾轉至深夜方睡下,拂曉醒來,洗漱後精神抖擻。

玄奘也知程咬金早差人去皇城稟報了,雖不知誰來迎自己,卻也不敢怠慢,飯畢,錦斕袈裟繫好,毗盧帽戴正,紫金缽盂與那九環錫杖分持左右,他卻不騎馬,堅要步行。

程咬金無奈,只得陪在一旁,眾將士牽馬隨行。

行有十餘里上了坡,就見一座大城,正是長安,玄奘喜的眼泛淚花。

不自覺加快了腳步,又行了十里,遠遠的就見城牆下一道五彩長線,正是隨世民龍攆出城的百姓,遠遠看去就如絲線了。

待到近前一些,看清那是幾十萬在等自己,玄奘眼淚橫流,一步緊過一步。

大道正中,世民的帝駕分外顯眼,玄奘快步近前,丟了禪杖缽盂,撲通跪地道:“草民陳玄奘拜見我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世民含笑走近,雙手攙起,和顏悅色道:“大師快平身!遙想當日,大師請命去往西方求取真經,寡人竟然未準,好在大師心志堅定,往返十五年,終至功成!”

玄奘惶恐道:“請陛下赦草民私自出關之罪!”

世民笑道:“些許小過不足為慮,大師,你我共乘龍攆,回城再敘!”

被當今皇帝親手拉著,玄奘推辭不過,只得上了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古星神

簡目

極品鑑寶師

古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