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聖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後,武俠世界夢長生,秦聖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上谷郡之外的地盤全部丟失了。夏國更是一蹶不振,十幾萬鐵弗騎兵短短半年時間就死的只剩下了兩萬餘人,劉犬欲哭無淚,帶著這點人手黯然的返回了草原。

當然大趙和大燕雖然取得了勝利,並且幾乎佔據了大半個幽州,但是也沒有討到多少便宜,在王傑的指揮下,兩國死傷的人數幾乎和大明三國對等,十幾萬人死在了這場大決戰裡。而比起大明三國死傷的都是背叛過大明的鐵弗騎兵不同,他們兩國死傷的可是自己國家的主力。

在這次戰役之後,五國各有損傷,估計短時間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再次發動攻勢了。

王傑的失敗也在楚雲的預測之中,畢竟大明只派出去三四萬部隊,主力是鐵弗人和宇文鮮卑。楚雲可是給王傑下達了命令,要他想方設法的消耗鐵弗人的實力,他這算是完美做到了。而且還重創了大趙和大燕,讓他們短時間沒辦法在幽州發動新的攻勢,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劉犬想要默默回去舔舐傷口,但是楚雲卻不答應,楚雲下達了聖旨,命令劉犬出兵對付被大明趕到草原上的代國拓跋鮮卑,本來拓跋鮮卑跑到草原就是跟鐵弗人爭奪地盤,劉犬肯定會對付拓跋鮮卑,現在又收到了楚雲的命令。小命掌握在楚雲手裡的劉犬於公於私只能帶領大軍跟拓跋鮮卑打了起來,雙方都損失慘重,實力大減,估計不是一時半刻能分出勝負的,這正隨了楚雲的願。

聖武九年持續了大半年的戰鬥終於結束,天下主要強國基本都捲入了紛爭,先是大晉進攻大趙,被按在地上摩擦。後來大明跟大趙在司隸州混戰,以及大明、大趙等五國在幽州兩場大混戰,死傷了幾十萬人,各國都實力大損。

大明朝也因為內鬥和戰爭死傷了十幾萬人,禁軍十萬人只剩下了一半,鐵血禁衛軍也死了四萬人,徵東軍、徵南軍和徵北軍也減員不少。大明六十萬部隊,一戰就消失了五分之一,戰爭的殘酷性可見一斑。而這還沒有計算平民的傷亡,要知道光王傑帶領鐵弗十幾萬大軍掃蕩翼州的時候,大趙就有數萬平民死亡,數十萬平民無家可歸,成為了難民。

楚雲在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急著閉關。楚雲先是因為監察司戰爭期間的失職把監察司分為了兩個機構,分別為監察司和錦衣衛。監察司沒有察覺到大趙的軍事部署以及沒有發現長安的鉅變,原因竟然是洛陽的監察司機構高層被大趙拔除。洛陽監察司沒有了領導,楚雲這個皇帝竟然在司隸州成而了睜眼瞎,周巖這個監察司統帥也沒有收到一點訊息,這是監察司的巨大漏洞。

楚雲任命監察司原副首領程楊擔任監察司的首領,替代了周巖,也算是對周巖的懲罰。而周巖則成為了錦衣衛的首領並且兼任刑部尚書,由他負責建立一個新的情報組織錦衣衛,刑部和錦衣衛兩者加起來足以跟監察司形成競爭。

另外楚雲成立了樞密院,專門負責大明的對外戰爭,而朝廷中的兵部只是成為了戰爭中的後勤部門。樞密院的最高長官為樞密使,直接對楚雲這個皇帝負責,一旦發生戰爭,楚雲這個皇帝就會授權樞密院進行指揮,樞密院相當於後世的最高參謀部。

樞密使楚雲任命魯忠擔任,冉良、謝艾和王傑分別是副樞密使,內閣不再有軍權,只是主管大明的政治、經濟。

另外楚雲察覺到大明的軍隊數量不夠,這一次佔據了半個司隸州,以及掃蕩了半個幽州之後,大明的國民數量達到了一千多萬人,因此楚雲準備把軍隊擴充成為八十萬人。

四徵四鎮軍不變,只是把人員補充完整。但是禁軍卻有了極大的變化,禁軍改名為五營禁軍,設立前後左右中五部分,每營五萬人,跟四徵四鎮軍相當,一共二十五萬人,算是中央直屬部隊。這也避免了跟這一次戰爭一樣,楚雲最後甚至無兵可用,長安只剩下幾千鐵血禁衛軍和不到兩萬的禁軍這種尷尬的地步。

而鐵血禁衛軍也擴充到了十五萬人,鐵血禁衛軍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沒有給楚雲丟臉,楚雲帶領的五萬人先後擊敗了數支大趙軍隊,佔據了幾十座城池和鄉鎮,又攻佔了洛陽,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而冉良指揮的五萬人也不遜色,在大趙十幾萬人馬的圍困下,堅持了數個月之久,成功吸引了大趙的注意力,拖住了大趙對洛陽的反撲。而且最後竟然逃了出來,甚至比起楚雲最好的想象的還要優秀。

這一次大戰之後,楚雲給冉良和王傑授予了侯爵的爵位,整個大明除了遊子遠、莫含、馬良三位國公之外,也就是魯忠、謝艾、胡鐵柱和清風四位侯爺,而後兩位是因為個人實力,可見侯爵的珍貴。魯忠就不用說了,謝艾是靠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介武夫

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