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聖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悔,武俠世界夢長生,秦聖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勒此人就是楚雲都不得不佩服,絕對是一位頂尖的梟雄,他從一位一文不名的奴隸成為了現在幾乎雄霸整個北方的大國皇帝,其中的辛苦不是常人能夠了解的。
石勒曾經評價過自己的才能,雖然有些偏頗自大,但是也不算是太過離譜。石勒曾經當著群臣問過自己的心腹大臣徐光:“朕可以和古代哪一等君主相比?”徐光回答說:“陛下的神武謀略超過漢高祖,後代人沒有可以相比的。”石勒笑著說:“人哪有不知道自己的!您的話太過了。朕如果遇到漢高祖,應當向他北面稱臣,與韓信、彭越同列比肩。如果遇上漢光武帝,將會與他共同逐鹿中原,不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應當光明磊落,如同日月之光明亮潔白,終究不該仿效曹操和司馬懿,欺凌他人的孤兒寡婦,靠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天下。”
自比為光武帝的石勒運氣雖然好,但是比起光武帝劉秀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人家光武帝有凌雲閣,手下頂級人才一大堆,但是石勒就差遠了,他手下文臣只有一個張敬一個張賓而已,可惜張敬的才能只是平平,因此一流謀士只有張賓一個。
要不是張賓的幾次一錘定音,就沒有石勒現在的成就,不過張賓據說已經死去了。但是楚雲卻覺得事有蹊蹺,畢竟這個世界可不是歷史上的時候,連神石掌控者都出來了,張賓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死。
而且這一次石勒突然從幷州出兵極其隱秘要知道就是監察司都沒有發現,要不是楚雲和遊子遠看出了大明防禦的破綻,來了個十面埋伏,石勒的計劃說不定就成功了。不是楚雲看不起石勒,石勒的帶兵能力和領袖魅力絕對是一流的,但是讓他策劃出如此嚴密的計劃,他絕不可能做到。而能做到這一點的,楚雲覺得石勒手下只有張賓一人而已,因此楚雲斷定這一次計劃很可能是出自張賓之手,也就是說張賓沒死。
所以楚雲見到這個當年親手殺死了張賓最寵愛侄子張程的石東才會這麼感興趣。楚雲很是希望得到張賓,張賓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很可能是這個時代唯一一位戰略家。
戰略、戰術很多人都懂是什麼意思,歷朝歷代戰術家是很多的,那麼多名將基本上都是出類拔萃的戰術家,他們能帶領軍隊所向無敵,但是很多時候能夠決定最終成敗的卻只有戰略家。
古人云: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某一時。
但是謀全域性、謀萬世的人才何其稀少,中國歷史五千年,能夠留下名字的戰略家比大熊貓都要稀少,最有名的例如姜子牙、張良、劉伯溫、***等人隨便拿出一個就能夠安邦定國。
就說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謀士如雨,但是也是沒有一個人足以稱為大成的戰略家,就算是能夠把眼光不侷限在一地、一時的頂級謀士,也只有李儒、賈詡、郭嘉、周瑜、諸葛亮、司馬懿寥寥幾人而已。
可惜李儒格局太小,被洛陽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眼睛,他也就是摸到了戰略家的皮毛而已。而賈詡卻只圖保命,他的本事十成之中估計沒有用出五成。而郭嘉前期的確表現出來非凡的眼力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可惜英年早逝,在郭嘉死後曹操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周瑜跟郭嘉差不多,曇花一現,幫助孫家擺平了江東抵抗住了曹操,可惜也早早就死了,周瑜死了後,孫權可以說沒取得半點成績,當然除了坑死了關羽。只剩下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對冤家,他們倆的本事說實話也就是跟李儒差不多的水平,眼界並不高,哪怕是司馬家後來得到了天下,也只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但是這幾位放到任何其他朝代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而楚雲所在的晉末亂世之中,這種戰略家尤為稀少,而張賓卻正是一位,後來的還有一位王猛。說實話要不是歷史上張賓跟郭嘉、周瑜一樣早早就掛了,石勒真的很可能成為第一位統一王朝的胡人皇帝。否如果真的是那樣,他的名聲應該不遜色於張良、劉伯溫他們。但是歷史沒有如果,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就是給他們的蓋棺定論。
楚雲得不到劉伯溫等神人,因此對於能夠幫自己迅速統一天下的張賓就很有興趣了,說起來楚雲身邊的幾個人,也就是遊子遠能夠稱得上戰略家,可惜他已經老了,想回去頤養天年。這種無慾無求的人讓楚雲也沒辦法,而且遊子遠也只能算得上眼光比當代其他人高一點,他為什麼不再接再厲,爭取留下更大的名聲?當然他年紀大了是一方面,另外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江郎才盡了,沒有更多的本事拿出來了,因此埋伏石勒就是它的最高峰了,以後的他只會走下坡路,因此還不如急流勇退,在楚雲心裡留下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