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聖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之道和久違的女人,武俠世界夢長生,秦聖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武三十一年,大燕和大晉經過了一年時間的平叛之後都筋疲力盡,大晉付出了十幾萬軍隊、上百萬人口和整個富裕的江東地區被打成一片平地的代價終於平定了羯族之亂。而大燕國經過了慕容恪的努力,也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呂護丟失了幾乎全部的地盤,龜縮在了最後的一座城池遼河城,滅亡就在眼前。
但是兩國雖然取得了內戰的勝利,但是國家已經被打殘了,“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都不足以形容兩國的慘狀。整個大晉數十萬大軍,包括沒糧食跑了的,再加上被殺的,還有大量餓死的,經過一年混戰,大晉軍隊只剩下了三十萬人,死傷了超過一半,要知道戰鬥損失也才十萬人而已,其餘的二十萬人有很大一部分是逃走後活活餓死了,這真的是個諷刺。而且就算是這剩下的三十多萬人也是精疲力盡的疲兵,看著他們一陣風就可能吹走的身軀,沒有人相信這群人能夠對抗如狼似虎的大明軍隊,桓溫心裡都充滿了絕望,他直接來到了揚州醉生夢死起來,當然他也不會忘記加固壽春和合肥城,好像不這樣就不足以讓這位梟雄有安全感。桓溫曾經說過: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遺臭萬載耶。這麼一位雄心壯志的豪雄竟然被大明一系列手段搞得徹底失去了鬥志,也不得不說大明手段的陰狠了。
大燕比起大晉好不了那裡去,遼東遼西這兩個大燕國的發家之地被打成了廢墟,呂護瘋狂的反擊和大明不遺餘力的支援,讓大燕軍隊死傷慘重。雙方死傷的將士達到了驚人的五十萬人,雖然大都是呂護手下,這跟呂護後期強拉壯丁,組建了大批毫無戰鬥力的民夫軍隊有關,但是也能看出戰爭的慘烈,而且死的可都是大燕男兒。至於死傷的平民更是難以想象,遼東、遼西幾乎幾千裡沒有人煙,偶爾能看到高山密林中有野人的身影,他們就是兩郡殘餘的平民了。
最可怕的是大燕上下的糧食幾乎耗盡,而隨著許久沒有下雨,大燕國爆發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乾旱。數百萬人面臨被餓死的慘況,軍隊一天也只能吃一餐,大燕被呂護之亂搞到了滅絕的邊緣。
大燕甚至為了儘早結束內亂,派遣了翻天盟高手的刺殺,但是誰也沒想到大明為了保護呂護在他身邊佈置了上千暗衛,本來就被慕容運搞得快要滅絕的翻天衛直接斷了傳承。
最終大燕暴怒之下派遣僅剩的兩位神石掌控者刺殺呂護,而被周巖請來保護呂護的清風大意之下,才讓呂護身死,大燕國的戰亂也終於到了平定的最後關頭。但是大燕國的兩位神石掌控者一死一重傷,另外呂護的兒子呂涼卻比他老爹更加瘋狂,他竟然燒燬了全部糧草,帶領殘餘的八萬大軍發動了決死反擊。大燕軍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全殲叛軍。
戰鬥沒有按照慕容恪的想法得到大明支援呂護的糧草,僅僅得到了個被打成廢墟的城池,以及多出來的十幾萬嗷嗷待哺的俘虜,慕容恪這位出將入相的美男子一夜之間就老了十歲。他忍痛下令活埋全部俘虜,因為實在是沒有糧食給他們吃。這反而讓大燕軍士氣大衰,畢竟這些叛軍跟大燕軍士很多都是一個部落出來的,甚至很多都是兄弟姐妹。
聖武三十一年秋,就在各國秋收的前一刻,大明正式對大燕宣戰,本來想秋收之後緩解一下自己糧食壓力的大燕國美夢徹底破滅。
楚雲親率大軍四十餘萬人進攻大燕國,而謝艾、冉良等大將只能成為副手,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楚雲要御駕親征,但是卻不妨礙大明軍上下士氣達到了頂峰。
隨著大明的出征,遼國出動傾國之大軍八萬人、夏國出動傾國之大軍六萬人、柔然出兵五萬人響應大明的號召。四個勢力一共六十萬大軍從三個方向對大燕發動了滅國之戰。
楚雲親自指揮大軍二十萬從南向北進攻翼州,謝艾則率領二十萬偏師直接從幽州進軍,攻擊大燕國都城所在的東幽州。遼國、夏國和柔然聯軍則從攻入遼西郡,準備席捲大燕國的北部。
與此同時,王傑帶領二十萬大軍進攻大晉長江以北的徐州、揚州地區,冉閔帶領十萬大軍再次從長江上游殺入大軍的荊州地區。
十月,楚雲大軍滅大燕國翼州主力,統帥慕容評被生擒。同月謝艾擊退慕容恪率領的大燕軍幽州主力,兵圍燕京。
十一月楚雲主力跟謝艾大軍會師,把大燕最後的軍隊團團圍在了燕京城。與此同時夏國、遼國和柔然三國聯軍破遼西遼東兩郡。
跟大明北方大勝不同,南方的大明軍遇到了迄今為止最激烈的反抗,桓溫帶領大軍放棄徐州,退守到了揚州合肥,並且靠著城堅兵足,牢牢的頂住了王傑大軍的進攻。
而在荊州,冉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