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義利驅使,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況以利驅馳最終也就因利崩塌。

秦朝二十級軍功制度使得秦軍兵威大振,甚至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但是不說到了秦代統一天下之後,以軍功選拔官員的方法,其積極意義已遠不如統一前了。強化武夫當政的制度,對於要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統一之後,社會基本安定,就需要有善於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的人才了。這時還是照過去的辦法,只重視武力,從軍人中選官,按軍功定級,使大量能怔慣戰的軍人擔任各級官吏,只會激化社會矛盾。

不說到了天下一統的時候,在平滅六國期間,按照制度執行,說白了就是有戰爭紅利下來,大家自然積極配合。

但是到了平定六國的後期,始皇帝也知道不能一味的掠奪破壞,畢竟他需要的是整個天下而不是除了秦國之外都是焦土。

如此一來,政策方面就有所收斂,相對應的戰爭紅利也就削弱了,這麼一來,分紅自然就減少了,甚至更有甚者,不僅僅是不進行掠奪,反而要提供資金給他們發展,這樣一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研究秦國滅亡的軌跡的人經常提出所謂秦國百萬大軍上哪去了,怎麼需要章邯拉著囚徒出來征戰的問題,事實上來說,人家關中老人已經好多年沒分到戰爭紅利了,就像是米國的軍功資本家都開始反對你總統發動戰爭了。他們也是一樣的道理,之所以支援總統去戰爭,歸根到底就是要把他們製造下來的二手武器,淘汰裝備之類的賣給戰爭地區發財,所以才會支援你去開戰,說白了一樣是戰爭紅利,所以現在你呀的不能給我們帶來紅利了,那拜拜嘍,我們也不和你玩了。

雖然說關中父老沒有這麼決絕,但是要說還想從他們那裡抽調個幾十萬大軍,那也就是妄想了。

所以說,後來這個事情就是要打感情牌、精神信仰牌。

講道理,以利合比較適合的就是物質條件比較適中的時候,條件艱苦的時候,需要有一個精神追求,當然,你要說畫餅望梅止渴也不是不行,但是望梅止渴終究還是需要有精神信仰墊底才靠得住的,不然前期都撐不過去。

而到了後期,開始闊綽了,同樣也需要上大義,什麼世家、豪強之類的為啥會成為帝國發展的桎梏?歸根究底就是因為人家自己也發展起來了,說好以利合,人家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都衝突了,還怎麼以利合?這個時候要麼開撕,要麼大家有共同的信念,一起來做大做強。

本質上就和所謂的共產按需分配一樣,為啥會說王莽是穿越黨,因為人家用了共產那一套?事實上在物質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原始社會),你不搞共產,還在折騰私產的話,那就是大家都餓死。至於傳說中的高階階段,要麼就是啥都不缺,要麼就是孔子口中的大家都是道德聖人,才有那種情況出現。

然而問題是,正好在春秋戰國那個階段,正好是當時半奴隸制向著封建制度轉化的階段,精神上面還是有很大的支援的,畢竟二十級軍功也是爵位的體現,相對來說就是又有你說的爵位,順帶還有利益,何樂而不為。

這麼一來,比起你單純靠義氣,勇爵名譽之類的就要靠譜的多了。

更何況,既然你收餉錢了,那自然是要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這樣一來,就連行令禁止都可以推行了,而不像勇爵一樣,那玩意就和供奉一樣,全看你的心情,有事沒事還要捧著你討好你,不然你還要發點脾氣什麼的。

這麼一對比,那還怎麼玩。

不過,比較好的一點是,人家齊莊公本身就沒設定多少的職位,說白了就是弄點鬥將、闖將、勇將而已,到時候直接往軍營一拉,不說讓他們來指揮作戰,作為勇戰派去衝鋒陷陣帶動士氣總可以吧。

就像這兩個傢伙,兩個人就把人家打慫了好不好,人家慫的說了一句你們不要死戰,我同你們共有莒國,直接把國家賣了!

當然,到了現在這回大家的氣節應該比較好一點了,不至於那麼沒節操,要靠武力讓人屈服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管怎麼說,這幾位在武力上面還是有看頭的。

而且就像他們說的,雖然說技擊技擊,氣勢根本上能有多少技巧?說白了還是靠勇力、勇氣在戰鬥。而在這方面杞梁他們已經可以說是佼佼者了,為啥其他勇爵戰績完全和他們不能比?講道理你不能說齊莊公瞎,人家能有那樣的見地,肯定不可能是瞎,很明顯就是其他人在平常切磋表演的時候更加唬人,但是真正在戰場上卻不能把勇力完全發揮出來,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這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