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周亞夫入黃巾,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但他卻暗中派軍截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去叛軍的糧食。叛軍只好先來攻打周亞夫,但幾次挑戰,周亞夫都不出戰。時間一長,周亞夫軍中都有些軍心不穩了。
一天晚上,營中突然發生混亂,嘈雜聲連周亞夫的大帳裡都能聽見,但周亞夫始終躺在床上不動。一會兒,混亂自然就平息了。幾天後,叛軍大舉進攻軍營的東南,聲勢浩大,但周亞夫卻讓部下到西北去防禦。結果在西北遇到叛軍主力的進攻,由於有了準備,所以很快擊退了叛軍。
叛軍因為缺糧,最後只好退卻,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取得勝利。叛軍首領劉濞的人頭也被越國人割下送來。這次叛亂經三個月就很快平定了,戰爭結束後,大家這才紛紛稱讚周亞夫的用兵之道。
周亞夫在軍事上有三大貢獻,一是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提出,短兵、利刃、鮮護的方略,使之更利於迎戰匈奴騎兵。二是,聲東擊西,布疑兵于山西、河北,主力卻出寧夏、甘肅,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將其擊潰。為後來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三是,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當時七國之軍有五十萬,漢朝廷僅有軍十萬,周亞夫力排眾議,派三千奇兵襲敵糧道,盡奪其糧草。七國不戰自敗,聯軍回封地的能力也沒有了。七國之亂遂平。
然而,漢景帝同樣是一個喜好等待時機的人,他完全能夠理解周亞夫的思維方式,也能夠預料周亞夫的舉動,他知道他在世的時候,周亞夫是有用之臣,可以替他做事,可以為他擔當過錯,但是他過世後,他的兒子漢武帝劉徹是個粗心大意的人,根本不是周亞夫的對手。
後來,有兩件事導致了周亞夫的悲劇。一件是皇后的兄長封侯,一件是匈奴將軍封侯的事。竇太后想讓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但景帝不願意,說竇太后的侄子在父親文帝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封侯。竇太后說她的哥哥在世時沒有封侯,雖然侄子後來封了侯,但總覺得對不起哥哥,所以勸景帝封王信為侯,景帝只好推脫說要和大臣商量。在景帝和周亞夫商量時,周亞夫說劉邦說過,不姓劉的不能封王,沒有功勞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為侯,就是違背了先祖的誓約。景帝聽了無話可說。
在後來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歸順漢朝,景帝非常高興,想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其它匈奴人也歸順漢朝,但周亞夫又反對說:“如果把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以後我們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景帝聽了很不高興:“丞相的話迂腐不可用!”然後將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亞夫失落地託病辭職。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後,景帝又把他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高興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樂意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
不過話說回來,悲劇的就是景帝似乎太看不起武帝了呢,以漢武帝的能為,可謂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君主之一,鎮壓周亞夫這廝貌似問題也不是很大的說。
一般而言,秦皇漢武之說非常頻繁,可見能為。衛青、霍去病、霍光、李廣、李敢、東方朔、主父偃、蘇武、董仲舒、司馬相如、李陵等等,實在是不多一個周亞夫。
話說回來,這個梗前面某位也是一樣的坑貨。
前面說的秦昭王這廝,也是為了給後人鋪路,硬生生做掉了白起。
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訊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這種坑,簡直就是驚悚……
言歸正傳,不管說把這個鍋甩到景帝或者昭王頭上,還是說他們自己也是有各方面的問題,但是終歸的結果如此,也是令人嘆息扼腕。
反正到了這個地步,要說心甘情願就死,白起似乎因為殺戮過多的關係,有些這方面的趨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