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開春好作戰……,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巾恰巧在這個事後乘虛而入,抓住了周亞夫心情正當激盪的時候,把對黃巾的初始忠誠度硬生生的植入到周亞夫發腦海裡,造成的結果是絕對驚悚的,甚至會讓人發生極端的轉變,反過來對黃巾死心塌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聽到系統如此介紹,鮑鴻也是懵逼了。按理來說,正常思維下面周亞夫打死也不至於跑去那個黃巾陣營,可偏偏如系統所說的這般心理轉變的話,那絕對就是坑死了的節奏。
哪怕是往好的方面來說,周亞夫或許會顧念老頭子的舊情考慮大漢,但是當前激憤的狀態,漢朝終究是要有所表示才行。
不過把話說回來,其實他老頭子周勃在漢朝的情況也就比他自個好點而已,也是一樣的軍功卓著,偏偏政治水平太渣,根本不足以擔當這一份軍功帶來的榮耀。
周勃、周亞夫父子二人都曾經拜將,也都曾經拜相,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職業化的軍人,只適合當將領,不適合作丞相,作將領他們戰則能勝,作丞相他們無所適從。究其原因,這是他們性格使然,他們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現代軍隊裡的狙擊手,勇敢、沉靜、專注、耐心,他們可以隱蔽接敵,然後全神貫注地盯住前面的敵人,但是狙擊手的最大弱點在他們的背後,他們缺乏防範來自自己人特別是自己上級暗箭的感覺和能力。
劉邦起兵前,周勃旅居沛縣,他高大魁梧,訥訥少言。此時周勃如此彪形大漢居然以編織為業,而且周勃編的還是養蠶用的精細草具,可見周勃這人細緻入微,充滿耐心。在別人家有喪事的時候,周勃當吹鼓手,但他不擂大鼓,不吹喇叭,他喜好吹簫,要知道簫這種樂器以低音取勝,空曠遼遠,能使煩躁的心靈安靜下來。他還能夠使用強硬的長弓。周勃的生活彷彿是在訓練狙擊手。
周勃跟隨劉邦幾乎參加了秦末漢初的所有軍事行動,滅秦、徵項羽、平定內亂、防禦匈奴。周勃的作戰特點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衝鋒狙”,在進攻下邑、齧桑、長社的時候,周勃首先登城,進攻槐裡﹑好畤、咸陽、曲逆的時候,他榮立上等軍功,此時周勃就像一個拿著重型狙擊步槍衝鋒的戰士,一路衝殺,過關斬將;另一種是“移動狙”,也就是在敵人必經的道路上阻擊敵人,鎮壓燕王臧荼叛亂,鎮壓韓王信叛亂,周勃都採用了這種戰術,結果斬獲頗多。
劉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特點,認為他能夠承擔大事,在自己即將去世的時候,把樊噲手下的軍隊交給了周勃。呂后上臺後,周勃隱忍以待,就像一個隱蔽潛伏的狙擊手,呂后去世後,周勃立即奪取了長安城南北兩軍的軍權,盡誅諸呂。此時,周勃把狙擊手的作風用到了政治上。
到此為止,周勃的表現和收穫不說完全匹配,至少也是成正比的。但是,這種作風作用到處理人際關係等各項政治雜務方面,無疑就要遜色很多了。
漢文帝上臺後,周勃任右丞相,此時周勃的麻煩來了。一天,漢文帝溫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周勃說:“不知。”又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周勃又不知道,後背上汗都出來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者。”文帝說:“主者謂誰?”陳平說:“陛下若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文帝說:“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陳平說:“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漢文帝認為很好。周勃非常尷尬,出來之後就埋怨陳平,說:“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著說:“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於是周勃知道和陳平相比自己差遠了。
周勃恐懼,也自感危險,就向皇上謝罪辭職,請求歸還相印。皇上同意他的請求。
過了一年多,丞相陳平去世,漢文帝又任命周勃為丞相。十個多月後,漢文帝說:“前日我詔令列侯,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國去,有的人還沒有動身,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您率先到封國去吧。”周勃於是被免去丞相職務,前往封國。
周勃辭去丞相後,回到自己的封地,總感到心驚膽戰,地方官員前來巡查的時候,他總是穿上鎧甲相見。周勃的感覺沒有錯,不久有人告發周勃造反,被投入監獄。
漢文帝當然知道周勃沒有造反,但是周勃這種長期隱忍,然後突然出擊的性格的確讓人琢磨不透,很不放心。好在薄太后的膽識遠遠超過漢文帝,認為周勃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周勃才被釋放。
兩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