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章 天公落幕,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時候主持戰局的趙賁正忙著收攏軍陣,根本沒工夫去理會這些人,如此一來,黃巾軍沒有嚴密的組織,根本就無法抵禦幾人的衝陣。
幾人勢如破竹,無可阻擋,很快就逼近帥旗所在,黃巾士卒雖然也奮勇上前阻擋,奈何沒有了嚴密的組織性,根本就難以形成有效的防線。
再看張角,鶴氅道袍,黃巾抹額,雖然此刻已經顯得老態龍鍾,卻也是精神不錯,看起來應該說不至於到要病死的程度。
而秦公子扶蘇依舊呆在張角身側,兩人也是談笑風生,對於眼前的危機完全是神色不變。
“隨我上前迎戰!”
而張角身後一將招呼一聲,率領一眾將校迎了上去。
此人身形魁梧,五大三粗,黃巾抹額,一頂帶著雙角的頭盔,看起來跟牛魔王似得,好起來很兇猛的樣子。
其身後眾人也是魁梧壯碩,膀大腰圓,顯然都是頗有勇力之輩,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黃巾力士。
事實上,這些人可比黃巾力士還要高階一點,乃是實實在在的將校級別的武將組成的隊伍。
為首的‘牛魔王’不是旁人,乃是原本歷史軌跡上同時期相應黃巾起義號召而在北方黑山那一帶起義的黑山義軍首領張牛角。
黃巾起義軍主力被鎮壓後,統治階級發生內訌,在此期間,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紛紛起義,用各種名號組織起來。黑山軍活動區域是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谷之中。黑山則位於太行山脈的南端,故稱之為黑山軍。
《後漢書皇甫嵩傳》載:“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
這些黑山軍渠帥雖然不是多麼厲害的猛將,但是畢竟是作為將校的存在,比一般計程車卒肯定要厲害不少,三流、二流的平均水準還是有的。
‘牛魔王’張牛角,博陵人。黑山農民軍的領袖之一。與當時乘黃巾之亂而起的褚燕聚眾起事,被褚燕推舉為首領,後來張牛角在戰場上被箭射傷,不治身亡,臨死前召集部下,要求以褚燕為新領袖。後褚燕改姓張,即張燕。
張牛角退場的比較早,雖然曾經是黑山軍的首領,但是在那個時期,黑山軍的影響力並不是非常巨大,到了張燕時期,黑山軍才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即便是曹操和袁紹也不敢輕易征討,只能安撫為主,聯合為輔進行處理。
後來呂布還去瘋狂的吊打了他們一把,也沒徹底把他們打掉,最後還是等到曹操把袁紹幹掉之後,北方大局已定,黑山軍實在是沒辦法搖擺不定了,才不得不投降曹操。可見張燕此人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不過,這一次就不需要他們去組織大軍了,張角帶著大軍殺過來,這些人直接上來投靠了,不過大軍主要有章邯、蒙恬等統率,也就沒有他們擔任渠帥的位置了,正好他們這些首腦人物也都是勇力之輩,就被張角拉到身邊充當親衛了。
張牛角舞動掌中大槍,率領眾人催馬上前迎戰。
但是,很多時候,即便是這群人的綜合素質遠在普通士卒之上,但是卻不像士卒那樣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話。如果能夠相互配合,進退有度,那效果絕對是驚人的,畢竟訓練度雖然重要,但是身體素質這東西也是有影響的,否則軍隊吃什麼也不會對軍隊有那樣的影響了,能有肉吃和沒有肉吃,身體素質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後漢書》記載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匹。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呂布帶著幾個健將和數十騎人馬就能破了張延大軍,甚至可以說是連續數日就這麼衝殺斬首,張燕大軍卻是完全沒有辦法,硬生生被把大軍打崩了。
這次雖然沒有什麼數十騎跟著,但是關張趙可比成廉那幾個健將要兇猛多了,每一個都有單獨破軍的能力了,更不用說是組好了隊來刷了。
呂布等人一意衝陣,倒也不急著和那幾個黑山黃巾糾纏,能一招秒掉的就一招秒掉,抓不到機會一招秒掉的就設法撥開對方,十數員黑山將領浩浩蕩蕩的衝上來,卻幾乎沒能阻攔四將片刻,就已經被他們衝破防禦,直奔帥旗而去。
這個時候,張角終究沒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本身這種氣度除了說心境到了一定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