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封賞6,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零陵郡已經是荊州最南邊的郡縣了,再往南不遠處就是屬於交州的桂林了。
前面也說過,先前在荊州與黃巾對戰的時候招降的一部分復活的反秦義軍首領就被安排到那邊去了,所以這個時候在荊州給他們準備一個後方也是有必要的。
所以這邊零陵的營兵校尉就是由陳餘派人過來擔任的。
前214年,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亂時期,自立為南越武王,首都在今廣州。交趾地區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137年(永和二年),原為東漢象林縣功曹區連率領佔族數千人起兵,攻打象林縣,殺死縣令。隨後佔領了整個日南郡,自稱“林邑王”,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佔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東漢交趾刺史樊演徵交趾郡、九真郡計程車兵一萬餘人前往征討。漢軍害怕遠征,發生譁變,因此樊演兵敗。訊息傳至洛陽,漢順帝欲發荊、揚、兗、豫四州共四萬人兵力前往鎮壓,被大臣李固勸止。
大將軍從事中郎李固推薦祝良為九真太守前往平亂。他單騎至區憐軍中,曉以禍福,數萬人一時俱降,交趾遂平。
但是,這個平本質上也只是類似藩國的朝貢性質而已。
區連死後,林邑國王位傳數世,其後國王無嗣,立外甥範熊為王。
占人自稱其國是佔婆國,但是在中國的史書裡面,則有三個不同的稱呼.東漢末以後稱林邑,唐時稱環王,五代以後稱占城。
數年之前,交州群盜並起,州牧、郡守軟弱無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的樑龍率眾萬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縣。
公元178年(光和元年),朝廷任命朱儁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檢選家兵,調發士眾,得五千人,分兩路直奔交趾。到州界後,朱儁整束兵眾,屯駐不動,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虛實,宣揚威德,以震懾敵人之心。接著調集七郡兵士,一齊進逼,終於斬殺了樑龍,逼降幾萬人,旬月之間,州郡平定。朝廷論功行賞,封他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並徵他入朝任諫議大夫。
後來才有黃巾起義的爆發,朱儁才有那個資歷去刷黃巾。
至於交州其他情況且不多說,總的來說既有中央官員,也有地方豪強,還有各種叛軍等等,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
再說荊州貴陽郡守王睿,也算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官員了,屬於中央派遣下來的官員。
桂陽的郡兵校尉則是韓廣派出的人,畢竟和他會陳餘雖然算是盟友,卻也不是完全的一派人,雙方之間的的關係應該說是屬於兩個獨立的系統。
再然後則是交州也就是交趾,大致情況前面也說了,又是偏遠地方,又是‘荒蕪’之地,局勢還比較混亂,倒也沒什麼競爭壓力。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蒼梧、合蒲、珠崖、鬱林、桂林、等九郡。
前面說朱儁鎮壓了一次叛亂,但是交州那地方的叛亂幾乎年年都有,比涼州什麼還要頻繁,再加上天高皇帝遠,地方太守經常會坑。
前後刺史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計盈給,輒復求見遷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址屯兵反,執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稱“柱天將軍“。
正當交趾駐軍造反之際,受任交趾刺史。上任後,即查明駐軍造反原因,採取緊急措施:減輕賦稅,招撫難民,懲辦貪官,選任良吏。整頓1年,交趾安定,百姓樂業。在任3年,交趾成為全國最安定的州郡。後靈帝調他入朝任議郎。
交趾太守士燮屬於地方豪強的典型,名義上的漢臣,實際上卻是實質性的割據。
士燮年少時師事學者劉陶,其後逐漸升任交趾太守。後被朝廷加職綏南中郎將,遷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在步騭接管交州時積極配合,歸附孫權,被孫權加為左將軍;此後又因誘降益州豪族雍闓而遷任衛將軍,進封龍編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黃武五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歲。
士氏家族是漢末三國實力雄厚的地方勢力,士燮及其三個兄弟共領四郡,佔嶺南疆土過半。在嶺南及越南歷史上,士燮威望極高,不在南越王趙佗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