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狼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眾將的選擇,三國之群雄召喚,龍城狼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如此,在天下未定之前,漢帝也不會隨意拿捏你們!進入朝堂發展也不失為一條選擇!”倒是李良很是冷靜的開口分析道。
“怎麼?你又要去投靠當權?”李齊冷笑一聲,對於這個同姓的李良嘲諷道。
李良擺擺手,懶得和李齊爭論:“你也不用這麼冷嘲熱諷,我只是實事求是的說這些而已。而且我說的乃是為你們分析的出路,對我來說,這是一條死路!”
李良冷笑道,“我對他們整個大漢朝都是有過無功,我要過去投靠,漢帝殺我都能理直氣壯,也不會因為我被殺而影響他招降你們其他人的計劃,因為在大家看來我被漢帝殺了也是理所應當。所以我提出這些,完全是在為你們這些功大於過的人考慮。”
李良為秦臣而降趙,後又因秦軍誘降、婦人羞辱而叛殺趙王武臣,轉投秦將章邯。對與大漢來說,並無功績可言。至於說最後一個條件,所謂既往不咎,重新開始,恐怕沒有誰會天真的去相信這個。
李齊還要爭辯,被周文攔了下來。對於李良,周文也是好惡參半,倒沒有極端的仇視之。畢竟不管是獻城還是攻克常山,終究是立下功勞的。而且當初面對秦軍的誘降,他也沒有直接投降,只是恰好有了武臣姐姐事件的推波助瀾,才讓他狠下心來。
“這就要看話該怎麼說了!”一旁又一個同樣姓李的將領李歸開口說道,“往好裡說,李將軍不就是維持當朝政權的典型麼?當朝是大秦就為大秦效力,當朝是大漢自然對大漢忠貞!”
“這般模稜兩可的說法,不就是隨意他們去拿捏麼?”李良不屑道,“話語權不再自己手裡,一切都是虛的。李歸你和田臧也別考慮那條路了,說好聽點,那是吳廣不對在先,可在漢帝看來,哪怕是他錯了,你也只能受著,憑什麼反抗?你反抗了就是大逆不道。他可不會像陳王這次一樣,真的把過去的事情全部不計較。只要他要對付你,這個藉口足夠光明正大的將你拿下!”
田臧、李歸,為吳广部將,卻擅殺吳廣,取而代之,同樣是拿捏出來就是‘鐵證’,用來殺他們,光明正大,無可厚非。
“可就算不投靠漢帝,在其他諸侯麾下不同樣也是如此?任憑其拿捏嗎?”一旁同命相連的田臧開口問道。
“所以我在等鮑將軍開口呢!”李良冷笑道,“若是有部眾跟隨,還有很多談條件的籌碼,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看持刀之人的態度了
!”
“鮑將軍有什麼好辦法就直說,否則雖然知道接受漢帝的聖旨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末將也不得不飲鴆止渴了,畢竟皇帝要向天下人交代,真要對付我還要考慮其他大秦舊將的想法。”李良笑著說道,“李齊,周老頭,你們的意思呢?”
“周老您說呢?”這個問題到李齊手裡,他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說實在的,咱們又不能和黃巾作戰,也不可能讓我們回到黃巾陣營,那咱們還能幹嘛?找個地方養老嗎?”
“他們能同意嗎?恐怕你自己閒下來就受不了吧!”周文冷笑道,“最大的可能就是去征討其他方面的叛亂,貌似這天下叛亂的地方也不少吧!鮑將軍,你覺得呢?”
鮑鴻點點頭,這的確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先前眾人也考慮過。畢竟限制條件在那裡了,不能和黃巾交手,殺了更可惜,那就只能去對付其他叛賊了。
“其實如果張角自己死了也可以吧?”鮑鴻徵詢道,“你們是受到召喚者張角的限制,還是真心不願意和黃巾動手呢?”
“應該算是張角的存在影響了我們的心智吧!”周文想了想,認可了鮑鴻的說法,“當初黃巾軍亂成一團,根本算不上什麼義軍,只能稱之為賊寇。按我的想法,必然是要把那些害群之馬殺掉,以儆效尤,可是最好也只是嚴懲一番。”
“完全是死心塌地?沒有一點辦法?”鮑鴻應了一聲,這和他所想的一致。
“也沒那麼嚴重。真要殺也不是不能下手。只是看張角的面子吧。慢慢的這些事情積累下來,這種狀態也在不斷削弱。不過現在各地方也沒像以前那麼亂了,所以對張角的好感又在慢慢回升了吧!”周文笑著分析道。
鮑鴻點點頭,和自己與召喚的眾將的情況差不多,初始好感度實在太強烈了,使得忠誠度方面只要不是太過分違揹他們本心的事情,基本上就沒什麼影響。
“那你們不會回頭又跑到張角那去吧?”鮑鴻笑道。
“這就要看我們接下來的作為能不能符合我們的道義、理念了!”周文想了想,很是坦然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