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的板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罪人?,重生之遊戲教父,沒文化的板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戲和沉迷遊戲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儘管我們經常開玩笑說自己又“沉迷xx遊戲”了,但實際上只是喜歡玩而已,只是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娛樂手段,在不耽誤正事的情況下偶爾通宵一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但如果為了打遊戲住在網咖一連好幾天,絲毫不顧重要的事情、家人的擔心和應完成的工作,那才能算沉迷。
“沉迷遊戲”的重點應該在“沉迷”而非“遊戲”,葉樂建議那些不信的可以做個調查,看看沉迷遊戲的群體是跟喜歡玩遊戲的群體共同點多,還是跟沉迷其他東西的群體共同點多。
沉迷遊戲的群體除了媒體喜歡報道16歲以下陽光少年以外,大學生也是重要部分。
對於這部分人,葉樂同樣認為主要責任不在遊戲。
華夏的高中每天的課業的確很多,彷彿有做不完的作業和試卷,所以從高中上來,一下子沒了外部的壓力和明確的目標,擁有了自主權和自由,有的因為迷茫困惑不知道做什麼而開始打遊戲,有的因為周圍人都在沒日沒夜打遊戲而跟著打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
還有更多的人並沒有沉迷遊戲,只是喜歡玩,他們的家長仍然視遊戲為洪水猛獸,一口咬定自己的孩子就是“網癮少年”!
葉樂覺得最關心的就是這條狀告網咖和遊戲公司的新聞下方,有很多人點贊,而且嘲諷遊戲玩家:嗯,自己有責任,父母有責任,社會學校也都有責任,就遊戲公司沒有責任,這真是太6了。
這些人言下之意無非是遊戲公司也有責任,葉樂也沒有反駁。
一方面是沒什麼好反駁的,葉樂並沒否認遊戲公司有責任,他只是說主要責任不在遊戲公司。
另一方面葉樂也說服不了這些人,因為遊戲確實是誘惑力最大的娛樂專案之一,人類花了無數個小時在玩遊戲上,而這些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是白白浪費掉的。
但是他多多少少還是感到痛心,痛心我必須承認遊戲公司有責任。
不是每一家遊戲公司都有一個葉樂這樣擁有金手指的人,很多遊戲公司那群遊戲人只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沒日沒夜的坐在電腦面前努力。
遊戲設計師絞盡腦汁設計系統平衡數值,編寫引人入勝的劇本,程式設計師們debug到深夜架構逼真的影象引擎,美術們的草稿紙堆滿了房間,才做出精美傳神的原畫。
當他們歷盡艱苦做出來一款令世界瘋狂的遊戲時,有人告訴他們:你們有責任,你們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遊戲公司有責任,遊戲公司的責任是把遊戲做得太好了、太有吸引力了嗎?
是遊戲設計師太用心太聰明瞭嗎?
是美術的畫畫得太棒了嗎?
是程式設計師們開發的遊戲引擎太逆天了嗎?
這些都是錯誤嗎?
歌唱得好的歌手,人們叫他大明星;
電影拍得好的導演,人們叫他大藝術家;
遊戲做得好的人,現在人們叫他罪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