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如果此次能把晉商成功除掉,並榨光他們財產,他勢力將初現雛形。
如此,進可攻,退可守,無慮也!
說得難聽點,叫他立馬造反他都敢,雖然對國家的破壞大了點。只是沒有到那一步,暫不考慮!
烏雲飄過,把新月遮擋,庭院中的光線瞬間黯淡。
可秦浩明卻沒有絲毫察覺,這些私人的事情考慮完,他又在想練餉的事情。
大明朝廷徵收的練餉,除了陝西和遼東外,其它大部分集中在宣大總督的區域內,像宣府、大同、保定、畿輔、山東、河北各鎮,據是練餉徵收的範圍。
可以說,隨著練餉開始徵收,三餉就聚齊了,同時也揭開大明滅亡的序幕。
練餉是搜刮民脂民膏,朝廷把練餉的籌措進度當成官員考績的主要依據。
這就使得一些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的地方官,不但不申請災難補助或者減免,而是變本加厲收取重稅,橫徵暴斂以換取政績,好去富裕的地方當官。
再加上明末小冰河時代氣候的影響災難特別多,而皇權不下鄉的原因,負責徵收的鄉紳雁過拔毛還要在裡面撈油水。
最後,終於把百姓整的沒法活下去,爆發大規模的流民。
而苦難中彷徨無依的民眾,更是各種多如牛毛的邪教滋生的溫床,白蓮教、彌勒教、聞香教等等各種邪教,煽動百姓拋荒土地去流亡,去搶劫其他村莊。
那些本來還想安心種地生產的農民,被搶劫之後一無所有,只能被裹挾加入流民大軍,繼續去禍害下一個村莊。
流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而那些地方上的小地主,在這種流民大軍面前毫無防禦能力,多半被攻破宅院搶得一點不剩。
至於那些勾結官府造成這個慘劇的大地主、大鄉紳,他們有正規訓練的家丁,戰鬥力比大明朝的衛所兵強多了,流民其實還真不敢惹他們。
一次流民過境十室九空,可是最終居然還有受益者!
這些在流民潮中沒走的大地主、大鄉紳很自然地接受了這些“無主之地”,成了更大的地主,然後再招募流民來耕種當佃戶。
可以說,禍國殃民的流民潮,背後到處都有這些大地主大鄉紳的煽動,發得都是國難財。
如何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或者自己也加入發國難財的行列?這是秦浩明將要考慮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