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日,建奴都城盛京。

位於盛京中央的府邸,是建奴依據大明皇宮而仿製,是皇太極的居所。

這座所謂的皇宮,被建奴建得非常有滿蒙那種宮高殿低的特色,宮殿內用建奴從關內搶來的金銀珠寶裝飾得裝光寶氣。

自從野豬皮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經過了一番刀光劍影明爭暗鬥,最終皇太極成了這座皇宮的主人。

今天,皇太極召集建奴的文武大臣在崇政殿齊聚一堂,商討此次寇邊失敗的處理。

此時,距離多爾袞、杜度敗兵回來已經過去兩個多月。

不過,事情的後果顯然才剛剛發酵。

想想也可以理解,此次損兵折將,後果嚴重。如何對待這件事,絕不是任由皇太極一言而決。

再說,傷亡將士要安葬,部曲要回到八旗等等一系列事情,才拖到今天處理。

崇政殿內有大貝勒代善、英武郡王阿濟格、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豫親王多鐸,大學士寧完我、范文程、馬國柱等一眾建奴高層。

今天的兩個主角,則是垂頭喪氣站在大殿中央的碩睿親王多爾袞和安平貝勒杜度。少了楊武大將軍嶽託、饒毅貝勒阿巴泰。

皇太極年約四十,馬臉,身穿明黃色龍袍,此時正站在高臺上怒視著臺下的多爾袞和杜度二人,大殿上正迴盪著他憤怒的聲音。

“你們二人是軍中老行伍,戰功赫赫,此次南下怎麼會損失如此多入馬?

一萬多名大清國的勇士,我們八旗有多少個一萬人?這些勇士又要多長時間才能補充回來?

還有,楊武大將軍嶽託、饒毅貝勒阿巴泰的首級尚在大明,大清國的顏面何在?

如今只搶了幾萬人口和一些錢財,完全不足彌補損失,怎麼辦?”

皇太極的聲音震得整個大殿嗡嗡作響,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垂著頭不敢吭聲,只有他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在一旁冷笑不已。

裝腔作勢,借題發揮,戰場廝殺哪能沒有風險?

嶽託和阿巴泰同樣是戰場名將,著了別人的門道,能怪我嗎?

只不過他們死了,你想哪此事削弱我而已!

多爾袞看了看一旁的大貝勒代善,發現他依舊站在原地沒有出聲的意思,心中暗歎,想要讓這位一向明哲保身的二哥出言求情是不可能了。

“皇上,二哥和十二叔雖然折損了不少兵馬,但能搶回數萬大明百姓和那麼多的糧草財物,也算是不枉此行。

何況此次與他們交戰的皆為明國精銳天雄軍,我們勇士傷亡大點也是在所難免。

以至於大將軍嶽託和饒毅貝勒阿巴泰身損大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多鐸和多爾袞兄弟感情好,見沒有其他長輩站出來轉圜一二,便立馬站出來說道。

嶽託和阿巴泰都是沙場老將,其中嶽託更是單獨領軍,自己不小心,如何能怪二哥多爾袞身上?

只不過,

皇太極的意思清楚得很,故意揪著小辮子打壓罷了。

皇太極眼皮子一撩,陰冷的眼神閃電般射向多鐸,冷聲問道:

“如此說來,此行寇邊非但無過反倒是有功?”

多鐸被皇太極陰冷的眼神這麼一掃,感覺彷彿是被毒蛇盯住似的,心中一凜,連忙低頭道:

“臣弟不敢,只是覺得他們縱然有錯,但二哥和十二叔畢競是自家兄弟和長輩,所以臣弟以為還是從輕發落為好。”

“正是,正是!”

其他交好親王貝勒倒是附議了幾句。

皇太極冷笑道:“哼,要不是朕還記得他們是自家兄弟的話,你以為朕還會讓他們站在這裡嗎?

早就削去他們爵位貶為庶民了,朕之所以責罵他們,就是要讓他們記住,我們大清國的每一個勇士都是最珍貴的財富。

絕不是因為失誤便可隨意揮霍掉的棄子,須知若是沒有這些勇士,我們滿人就會變成任入宰割的牛羊。”

聽著皇太極站在全族的制高點上訓話,多爾袞等人雖然心中不以為然,但是表面還是恭恭敬敬的低著頭表示受教。

過了良久,皇太極才沉著臉對多爾袞和杜度說道:“雖然你二人此次損兵折將,但鑑於奪回不少的人口和糧食,此次朕就饒了你們。

但正白旗一分為二,交由多鐸領軍一半。

而且此次掠奪回來的財物也沒有你們的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