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三千多人的傷殘將士家屬,拖家帶口合起來有近兩萬餘人。
可目前水泥廠才解決幾百人,更多的還在苦苦煎熬,等待他的安排。
造蘭州大水車、打灌井和用於灌井的水車,需要專業人士,但如此多的數量,更需要眾多打下手的人。
所以,他打算用此次機會,儘量安排軍屬。雖說替朝廷做事工錢不可能很高,但至少吃食有保證。
亂世當中,對於窮人而言,有口吃的委實不容易啊!
“建奴寇邊,為了籌措大軍的糧餉,宣府衙門早已入不敷出。
連最後的萬餘銀兩,也給高公公用於發放將士們的糧餉。現在,委實一兩都拿不出來。”
宋賢苦著臉大聲哭窮,
竟是打算分毫不出。
眼前的總督大人搞錢厲害,馬市、定親都可以用來或明搶,或巧取,聽說還建了一個水泥廠,也是吸金的東西,為何還要跟他一個叫花子巡撫計較?
“宋大人,沒有這樣的吧?事情是巡撫衙門提出來,買單的卻是總督衙門,那到時功勞政績算誰的?
更何況,宣府是你的大本營,打秋風您老可是輕車熟路,總不能一直讓本督幹髒活累活啊?
連高太監貪腐你都給了萬餘銀兩,難道幹正事竟然分文不出,傳揚出去恐怕不好聽吧?
公平些,一人一半如何?”
秦浩明跳將起來,絲毫沒有幾省總督的風範,竟然赤裸裸的開始或威脅,或討價還價。
“輕聲,輕聲。”
宋巡撫為官多年,哪裡見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督?功勞政績、打秋風、髒活累活就這樣光明正大提出來,也不知道婉轉。
“沒事。”
秦浩明笑笑,接著朝正在偷笑的宋賢幕僚和洪迪新喝道:“你們都走遠點。”
“秦督,兩萬吧,委實拿不出來。”
“三萬,人員由總督衙門安排。”
“也好,拜託。”
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宋巡撫無奈答應。
大明不缺造蘭州大水車的工匠,只兩天功夫,宋巡撫便招募到百餘人。
分配好軍屬,按每家每戶出一人的原則,這幫工匠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幹起來,設計圖紙,準備材料。
製做水車轉軸的木料,需要一種粗長耐磨的硬木,好在宣府鎮不缺,便由總督府提供。
同時交代工匠不許藏私,若是軍屬中有人願意學習製造蘭州大水車,必須認真教授。
否則,軍法從事。
北地邊關,講的就是軍法,特別是秦浩明威名,現在已經如日中天,鮮有人膽敢公然違抗。
同時,為了應對將來的災荒,他四處蒐羅二萬餘斤紅薯種子,強制衛所將士栽種。
紅薯作為一種高產作物,於萬曆二十一年長樂海商陳振龍從菲律賓引進,在很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種植,並且耐乾旱。
經大明官府推廣,如今這種作物在大明遍地都是。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由於土地兼併嚴重,紅薯作為一種雜糧大戶人家不屑種,貧民百姓又沒有田地種,致使這樣可以度過饑荒的高產作物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秦浩明知道崇禎年間北方人口銳減,主要是恰逢小冰河天氣高峰期,所以災情要比歷朝歷代嚴重得多。
與往年相比,崇禎年間北方旱情延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大,與旱災同時發生的還有波及北方及長江流域的大蝗災。
縱觀整個崇禎年間,糧食短缺一直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糧食對秦浩明來講,相當重視。
夜色如水,傾瀉在總督府的每一個角落,窺視著這裡的一切。
“找死,這些奸商。”
突然,總督府中傳來一聲咆哮,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親衛首領浩子悄悄的探探頭,有點奇怪究竟什麼事情能惹得秦督大動干戈?
跟隨他有些時日了,從來都是笑眯眯的模樣,很少雷霆大怒。
可惜緊閉的硃紅色大門阻斷了他的視線,讓他的好奇心無法滿足。
書房內,幕僚洪迪新默默地撿起被秦浩明仍在地上的銀票,一聲不發。
在他看來,秦督生氣委實有點莫名其妙。
秦督訂婚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過去月旬。
該來的,不該來的,基本已經悉數到位。
從接手閻應元的工作以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