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送禮,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朝廷經年未在福建設立總督,現驟然在閩粵兩省設此職務,不知何意?
新任總督少年英雄,鵲起軍伍,其心性如何尚為知悉,為穩妥起見,暫緩遷徙計劃。”
鄭芝龍凝眉細思其中關鍵,始終不得要領。
當然,他有考慮過此舉是否朝廷想要對付他,但分析形勢後,卻又覺得完全不可能。
天啟年間朝廷就無力對付自己,更何況是現在?
只是,閩南、粵東一帶是鄭家的勢力範圍,他考慮的未免多些。
“也好,此事不急一時。
不過聽說新來的總督對我們鄭家頗有好感,不知是否屬實?可惜芸孃的人沒有親耳聽見。”
鄭芝虎向來對於大哥的決定無條件服從,這不僅是建立在親情上,更是鄭芝龍長久以來的算無遺策,方有今日鄭家稱霸海上。
“不容易啊,這麼多年,福建官場上這些假仁假義的大人們總算喂熟了,如今也能替鄭家說說話。”
想起當初福建文官對鄭家的鄙視,鄭芝豹非常感慨。
雖然鄭家富可敵國,稱霸海洋,可是大明文官的高傲簡直滲透到骨子裡。為此,大哥鄭芝龍不知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方有今日。
“二弟,你讓人去準備重禮,明日咱們四兄弟一同拜見總督大人。”
鄭芝龍對於拉攏福建官員可謂不留餘力,更別說兩省總督。
鄭芝虎點點頭自顧去安排,也不問具體送多少。在鄭家,對於重禮、厚禮等早已形成套路,他們對錢財無所謂,求的是安穩和方便。
第二日,鄭家兄弟四人帶著幾百人的兵馬,押送部分特產,浩浩蕩蕩奔赴福州。
而此時,秦浩明也正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剛履新的總督,按大明慣例,前三天秦浩明若沒有叫下屬商議事情,他們一般不會有公務來騷擾總督大人。
畢竟初來乍到,府中有許多事務需要安排。只有解決日常生活,方能處理政務。
可是,作為下屬,領導的生活就是大事。
上午辰時,福州知府李明義親自帶領書辦、幕僚、差人,幫忙總督府處理一些生活的瑣事。
比如招募廚子、園丁、僕人及使喚丫鬟等,這些都要福州當地清白人家,而福州府衙就有他們的戶籍,自然更方便。
己時三刻,都指揮使陳一山親自登門,給親衛送來一萬紋銀和一萬斤糧食及其鎧甲,美名其曰勞軍。
可任誰都知道,親衛屬於私兵,由主帥負責,不領國家糧餉。
稍後,左布政使李一平讓幕僚送來幾幅畫,右布政使吳之屏送來幾個花瓶,說是點綴總督府,略盡同僚情誼。
可瞧他們幕僚家丁小心翼翼抱著的模樣,秦浩明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不菲,並不比陳一山送得少。
還有其他不認識的各級官員及當地鄉紳,拿著拜帖寫明禮品名稱,用各種方式和藉口恭賀秦督履新。
這還是自問有資格或者有能力的人,才敢往總督府送東西。
整整半天時間,來人始終絡繹不絕,甚至需要排隊等候。秦浩明從秦家村帶出來族人,瞧著擺放滿滿的三間房屋,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下午申時一刻,鄭芝龍的車隊終於抵達總督府門口。
“快快有請!”
聽到親衛的稟告,正在寒暄的秦浩明沒有絲毫怠慢,高聲吩咐。
“標下泉州海防遊擊鄭芝龍攜弟芝虎、芝豹、鴻逵參見秦督,略備薄禮,恭賀秦督履新,造福兩省百姓。”
看得出來,鄭芝龍兄弟肯定在途中有修整打理一番。否則,不可能在趕兩百里路程後,全身甲冑尚能如此整潔。
“客氣,鄭將軍一路辛苦,都快請坐,只是有些簡陋罷了。”
廳堂中,秦浩明讓人上茶,雙手虛抬,雙方一起落座。
鄭家四兄弟皆相貌堂堂,尤其是鄭芝龍,留著三縷長苒,風儀頗佳。
秦浩明友好的態度讓鄭芝龍高懸的心稍稍落地,過往,在張肯堂、吳之屏面前,他可沒少吃閉門羹。
看來,還是帶兵之人來得爽快些。抑或,真如情報所說,秦督對鄭家有好感。
讓四弟鄭鴻逵出去指揮把禮物搬進府中,鄭芝龍從懷裡掏出一沓銀票,雙手捧著恭敬的遞給秦浩明說道:
“秦督開府建衙,想必處處用錢。區區五十萬,不成敬意,算是鄭氏家族對秦督的支援,敬請笑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